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12期
编号:11605773
新品研发 药企渐成主体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12期
     前不久公布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项目占57%,获奖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189项,这说明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开始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投入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大潮中,我国的医药企业积极探索,勇于迎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那么,这个过程中,他们在成功中取得了哪些经验,又从失败中获得了哪些教训?

    研发投入逐年加大

    谈到发展,医药企业的领头人就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新药的开发,因为创新研发是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然而,新药研发正是我国医药工业的软肋。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发改委《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仅为1.02%,除个别企业在5%以上外,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8%~10%的水平相去甚远。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近两年来,国内一些医药企业在新药方面的投入逐渐增加。
, 百拇医药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惠启介绍,早在2005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销售收入的8%,目前,还在不断加大投入比例,向10%靠拢。同样属于研发型企业的上海复星医药每年科研投入超过8 000万元人民币,并且还在逐年增加,研发费用的总投入已接近销售额的7%。研发投入的逐年增长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科研投入如何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我国大多数医药企业来说,这是个需要探索的难题,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科院院士庄辉就曾经说过,增加投入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晰的投入思路,要让投入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研发的能力和实力。

    同样位于江苏省的另一家制药企业,其近几年的研发投入也累计达到了10多亿元。但是,据了解,该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并没有考虑风险经费,企业不给失败的项目买单,大大制约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这不符合科研的规律。”陶惠启认为,“立项前期肯定要慎重,但是也要考虑到失败的可能。”他们的做法是,不仅建立研发项目评审制度,加强研发前策划、设立开发奖和效益提成奖,而且从研发总费用中按一定比例划出一部分费用作为研发风险基金,用于科研人员的研发风险投入。凡是由风险基金投入的研发项目不与效益考核挂钩,只结合工作内容进行工作考核。
, 百拇医药
    大力推进专利战略

    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的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中取得专利、技术标准的项目比重有了显著的增加。科技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评价,从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颁授情况看,我国专利、标准战略的实施卓有成效。同样,在医药行业,产品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大天晴主管知识产权事务的副总裁顾莉萍说,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一句空话。截至1月份,正大天晴共申请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授权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

    5年前,陶惠启在研究国外制药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凡是效益好、有发展后劲的企业,专利药的比重都占到了75%以上。截至去年11月,正大天晴的这个数字达到了39.7%,虽然距离国外的数字尚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国内制药企业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 百拇医药
    顾莉萍等众多医药企业研发人员呼吁,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国家对科研在政策和资金倾斜上应有一个全方位考虑。同时,国家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市场导向上应给予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在药品审批和进入医保目录的时候,应把知识产权的因素考虑进去。药品知识产权的有关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发展。2年前,吉林某制药企业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发现,多家国内制药企业试图侵犯该企业“氨氯地平对映体的拆分”和“一类左旋氨氯地平盐的水合物及其制剂”两项专利。对此,该公司负责人向有关部门详细反映了情况,请求停止对侵犯该专利产品的审批。但不久该企业却发现,其中一些制药企业的产品已经被批准生产。

    加强合作间企业的可控性

    在国家基础研究领域和科技创新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与他们相比,以产品生产为主,市场化经营的企业处于优势。近几年,医药企业在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整合大学、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结合。这种整合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同行资源合作的方式,在国内制药企业中并不少见。
, 百拇医药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聘用钟南山等多位国内医药专家为科研顾问,合作开展复方丹参片预防老年痴呆症、复方丹参片缓释制剂技术、抗菌消炎中药等多项课题研究。华药集团新药开发公司和德国HKI天然产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稀有放线菌来源抗癌新药的研究”,和美国MTTI公司合作的“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抗注射液”项目已取得进展。

    正大天晴与包括中科院下属院所、上海医工院、中国药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进行了多年有成效的合作。“十五”以来,公司先后取得30个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其中一类药3个,二类新药7个:包括一类新药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二类新药速乐(噻托溴铵)以及一类新药“名正”(阿德福韦酯)。

    据了解,高校和科研院所设备齐全、人员专业素质较高是优势,但企业在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企业对项目的可控性差。科研院所的市场导向意识比较薄弱。因为实验室的成果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还有很大距离,中间涉及到设备、材料、质量控制等许多方面。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部分合作协议落实不全面,合作项目进展迟缓。
, 百拇医药
    期待企业创新步伐更快些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医药研究领域,国家科研机构一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种创新体系自然有其优势,但劣势也非常明显,如投入不足、投入的持续性不强、成果应用性差、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能力较弱等。

    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投入、研发和应用三个环节主体的脱节。作为投入主体的国家不知道市场需求,大笔的资金拿出去不考虑回报;作为研究主体的科研机构不考虑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只考虑如何拿到研发资金和发表论文;作为成果应用主体的企业长期以来并不关心科技创新,而只在一些热门产品的低水平重复上“打转转”。

    在医药这样一个应用性极强的行业,企业最应该成为研发工作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将投入、研发、应用整合成为一个适应市场需求、较大限度地避免物力、财力、人力浪费的整体。事实上,在许多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药品生产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最根本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热衷于对那些“重磅炸弹”式药品研发的投入,甚至乐意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砸入大笔资金,以医学进步推动药学进步,保证企业在某一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意识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走向科技创新的前台。如今这种情况在逐年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药企已经成为创新的主体。, 百拇医药(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