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22期
编号:11669444
20例早期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诊断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5日 王国相 潘洪祥 孙亚夫
第1页

    参见附件(128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颌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性、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年10月~2007年8月治疗的20例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临床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全面分析临床表现,结合CT、B超等各种全身辅助和特殊检查,最终通过针吸活检和病理明确诊断。结论:肿块活检或切取活检辅以全身系统性检查是诊断颌面部早期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颌面部;恶性淋巴瘤;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9.9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78-02

    恶性淋巴瘤(ML)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第十位。ML为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一般分为何杰金淋巴瘤(HD)与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两大类。颌面部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临床误诊率较高。为探讨其临床特性、诊断和治疗,现将2001年10月~2007年8月治疗的颌面部恶性淋巴瘤20例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2001年10月~2007年8月共20例相关病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3∶2,年龄最小16岁,最大50岁,平均41.2岁。发病至就诊的时间1 d~2个月,平均6.5 d,其中,6例以面颊部为中心,并不同程度向四周波及眶下区、嚼肌区和上后牙前庭沟区;9 例主要位于腮腺后下级区,5例位于颌下区和颈动脉三角区;肿块大小为2~7 cm,边界欠清,部分触诊呈结节状,质地中等偏软,皮温正常或略高。所有患者共同特点是病程较短,无明显诱因下单个或多发性肿块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疼痛现象。

    1.2 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表1)

    20例ML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