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32期
编号:11720664
卫药的形成及卫药产品的理论依据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32期
1继承传统、济世寿人,2自主创新、发展国药,3衷中参西、取长舍短,4与时俱进、打造精品
     [关键词] 卫药;形成;理论

    [中图分类号] R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8)11(b)-042-02

    “卫药”是以近两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各地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天津的大交流、大碰撞、大演变、大发展为背景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综观“卫药”品牌发展的历史,与天津中医界的传承发展息息相关,体现了既注重传统、又善于创新的地域特色。

    1 继承传统、济世寿人

    “卫药”的诞生自天津卞家“隆顺榕”问世开始。卞家先世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由江苏武进迁移至津,“尝以南北习惯不同,每遇家人疾病怵于庸医杀人之说,于是深究医理;而又恐世之以药谋利,往往不以地道之品,误我病者,遂不惜重资而自炮制之”。直至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卞楚芳先生创建天津隆顺榕药局,标志“卫药”初步形成。其开业之初的顾客,以本家亲友为主,外营为辅,所制药品多为古方自制,选料真、配料细、疗效好,很快誉满津门,生意越做越大,1914年更名为“天津隆顺榕成记药庄”。隆顺榕为“便人之易于通晓,而不致贻误于病者”,曾“将历试奇效各药品选择数种”编撰为《隆顺榕参茸庄药谱》,该药谱分为风痰门、伤寒门、温疫门、暑湿门、燥火门、补益门、脾胃门、泻痢门、眼目门、妇科门、痰嗽门、气滞门、疮疡门、小儿门、咽喉口齿门,共计15个门类,包含了各门类应证丸散膏丹。

    仔细研读《隆顺榕参茸庄药谱》,发现其所制成药多为唐宋之后历代名方,或由某些名方化裁而来,仲景之方很少,基本符合当时天津地区乃至东北、华北地区疾病谱。所制成药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一般药商很难达此境界。例如:“苏合香丸”之下注曰:“风者,百病之长也。其症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风痱,身无疼痛,四肢不收;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也;四曰风痹,诸痹、类中风也。此古人论中风之意如此。及近代刘河间、李东垣、宋(朱)彦修三子所论,因火、因气、因湿,始与古人相异。以余观之,古人言其标,三子言其本。夫医之于病,标本明而用治当矣。余遵古方制苏合丸,专治南妇中风、中气、中痰、中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