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1780172
疏肝活血方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5日 杨新军 李 蓬
第1页

    参见附件(1357KB,2页)。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x±s,分)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较正常范围值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异常指标均降低或接近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改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x±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3 讨论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近 50年国际上才开始研究的一种慢性隐匿性口腔黏膜疾病。其主要损害为上皮下的炎症反应导致固有层纤维性改变,上皮萎缩,最终口腔黏膜僵硬,张口受限,乃至不能进食。自1978年WHO将OSF列为口腔癌前病变以来[5], 特别是在我国湖南等地发现 OSF的集中高发人群而备受我省学者的关注和重视[6]。

    该病发病机制较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OSF与体外因素有关,如咀嚼槟榔、吸食烟草等刺激性物品,但在临床上,咀嚼槟榔伴发OSF与咀嚼槟榔不伴发OSF的人群都存在。因此,对OSF的发病因素,人们越来越关注体内因素的作用,如胶原代谢、微循环等[7-8]。中医理论认为,血瘀是纤维化疾病的基本病机。本病主要是由于嗜食辛辣燥热之品,温热邪毒郁积局部,引起局部气机不畅,日久气滞血瘀,形成病损;同时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邪毒乘虚而入,久病必虚,日久气血失调,肌膜失养是OSF发病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因素。大量的研究证明,中医的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由此导致多种器官组织纤维化[9-10]。本研究也证实了这类患者的血液存在高黏滞性,其血液流变性呈“浓”、“黏”、“凝”、“聚”等特点,其一系列黏滞因素可直接造成OSF局部微循环障碍。对于OSF的治疗,目前尚缺乏具说服力的方法,预防和治疗也一直是临床医生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根据本病虚瘀毒互结的总体病机,笔者采用中药疏肝活血方治疗OSF,正是切中病机。方中柴胡条达肝气,疏邪透表;丹参、当归、红花活血化瘀;生黄芪益气扶正;生地、知母养阴清热;茵陈、白花蛇舌草解毒散瘀,全方共奏疏肝活血,扶正祛邪之功。本研究临床观察疗效显示: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且治疗组对OSF各主症均有良好改善作用,而对照组只对OSF主症之一的刺激痛有缓解作用,对张口受限、苍白纤维条索作用不明显,说明对照组维生素A、E主要作用在维持黏膜正常机能,缓解主观症状,但对张口受限及苍白纤维条索作用不明显。而治疗组疏肝活血方,方中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微循环、调整血液高黏滞状态,具有显著抗纤维化的作用,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改善(P<0.05),采用疏肝活血中药治疗OSF更显优势,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Rajalalitha P, vali S.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a collagen metabolic disorder[J].J Oral Pathol Med,2005,34(6):321-328.[2]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8.

    [3]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8.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9.

    [5]Pindborg JJ. Clinical relevance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oral mucosa[J]. 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1994,134:9-16.

    [6]高义军,凌天牖,刘琳,等.湖南地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流行趋势变化(附278例回顾性研究)[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