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3197420
药源性死亡的药物调查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5日 姚太军 何 康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考察药源性死亡的规律和特点,以提高疾病预防和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02~2007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药源性死亡病例共80例。按给药途径、致死药品品种和致死药源性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死亡病例组中,静脉给药途径发生药源性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引起死亡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及中药制剂最多,其次为精神类药物;临床表现以发生过敏反应为主,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结论:明确用药指征,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制定相应抢救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 药源性死亡;药物不良反应;调查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32-02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源性死亡为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2~200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各种医药学核心期刊进行检索,剔除年龄不详或临床症状、死亡原因表述不清的综述,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时间等剔除可能重复的病例,手工筛选出药物导致死亡且病理报道及临床应用研究资料较详实或具代表性的文献。

    1.2 方法

    对筛选出的42篇报道中,80例药源性死亡病例进行分类,按照引起死亡的药物名称、类型、给药途径以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 结果

    2.1 给药途径分布

    80例死亡病例中,静脉注射给药42例,占52.50%;口服给药16例,占20.00%;肌内注射给药5例,占6.25%;不详10例,占12.50%;合并用药7例,占8.75%。

    2.2 致死药品品种分布

    涉及的药品共48种,按其功效进行分类,见表1。其中,个别患者合用两种药品致死,如头孢哌酮钠联合舒巴坦(4次)、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复方丹参注射液(1次)混合静脉注射,异烟肼与利福定(2次)同服,对致死药品均作统计,药品致死频次(80次)等于死亡例数(80例)。80例死亡病例按药品致死频次统计,排在前4位的药品类别分别为抗病原微生物药物(20例)、中药制剂(14例),精神类药物(12例)和循环系统用药(10例),总计56例,占病例总数的76.7%。

    2.3 致死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80例致死药源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为最多(39例),其中,过敏性休克(36例)居首位,可见过敏性休克是目前药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猝死(1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