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13期
编号:11957715
胺碘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5日 刘建修,胡华元,谢炳娣
第1页

    参见附件(2639KB,3页)。

     2.3 AM对二重乘积的影响

    溶栓2 h时测量A组SBP×HR为(116.5×74.1±10.6×7.1) mm Hg·次/min(1 mm Hg=0.133 kPa),B组为(127.9×81.2±11.9×8.0) mm Hg·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AM对CK-MB及cTnT的影响

    溶栓2 h时抽血检测CK-MB:A组为(96.2±8.4) U/L,B组为(147.3±12.9) U/L;cTnT:A组为(0.45±0.04) ng/ml,B组为(0.74±0.06) ng/ml,A组较B组CK-MB、cTnT活性明显降低(P<0.05)。见表2。

    2.5 AM对MDA及SOD的影响

    溶栓后2 h时抽血,应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血清SOD活性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测定血清MDA含量。SOD活性:A组为(106.73±9.24) U/ml,B组为(72.32±6.58) U/ml;MDA含量:A组为(6.42±0.57) μmol/L,B组为(9.38±0.59) μmol/L。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自1959年链激酶首次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以来[2],溶栓即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栓塞性疾病的急性期治疗。虽然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有所减少,但是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仍然是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国际上多项研究显示,虽然PCI治疗近年增长迅速,但仍有接近40%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3]。惠东县属偏远山区,由于无急诊PCI设备,ASTEMI采用溶栓治疗比较常用。溶栓是心肌再灌注的方法之一,再灌注过程主要通过氧自由基、钙超载及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微循环血液流变等机制,出现MI/RI表现为再灌注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代谢、膜脂质过氧化等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3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