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0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1974441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5日 李莉莉,李 斌,李小莉
第1页

    参见附件(613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32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病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早产率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早产率及母婴结局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母婴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加强围生期保健,早期发现和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是防止并发胎盘早剥的有效手段,及早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危害的关键。

    [关键词] 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该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胎盘早剥作为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更是对母婴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病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30例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病例作为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及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两组病例的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血压等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入院后除进行血压、体重、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B超、胎心监护等常规检查外,还需进行眼底、尿蛋白定性及24 h定量检测,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常规的期待治疗[2]。如发现胎盘早剥症状,应及时终止妊娠。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早产率及母婴结局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分娩方式、早产率及母婴结局比较

    两组比较,在分娩方式上、早产率、新生儿(胎儿)结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92,P<0.05;χ2=7.02,P<0.05;χ2=8.27,P<0.05),可见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较单纯的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健康威胁更大。

    3 讨论

    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密切[3],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正常孕妇更易发生胎盘早剥。胎盘早剥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及时将危及母儿生命,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4]。其护理对策如下:

    3.1 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

    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预防胎盘早剥的重要措施。及早诊断、及时处理是防止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胎盘早剥的关键。然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胎盘早剥时,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发病早期的B超检查也可因缺乏特异性征象而不能及时确诊,为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为此,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出现的腹痛或阴道流血、子宫张力增大、腰部疼痛、突发胎心或胎动异常、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子痫前期患者B超检查提示低位胎盘或胎盘增厚、胎盘下端液性暗区等胎盘早剥疑似症状[5],防止误诊、漏诊。

    3.2 做好各项准备

    一旦确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胎盘早剥,应立即备血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必要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备好抢救物品及新生儿复苏用物;严密观察病情,每15分钟测1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尽快终止妊娠,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和保证产妇自身的安全。

    对于短时间内可迅速分娩者,可考虑在严密监测下进行经阴分娩尝试;一旦出现产妇病情加重或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行剖宫产。对于严重胎盘早剥,不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立即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术后应当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由于担心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往往情绪不稳定,因此,必须在术前和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可见,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早发现和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是防止并发胎盘早剥的有效手段;入院后重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早剥征兆,及早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危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

    [2]徐金凤.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1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