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24744
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戴慧荣
第1页

    参见附件(2174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方法:12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而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全方位提高和改善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尿毒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2(b)-095-0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在原来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基础上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护理工作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患者希望使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接受最好的治疗手段,还要求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最大限度地减轻身心痛苦,提高舒适感。舒适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提出的,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其理念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根据这一模式,我科在血透过程中提供全程的舒适护理使患者顺利进行血透,让患者愉快接受治疗,降低疼痛及治疗带来的不舒适感受,减少并发症,从而全方位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在我科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8例,其中,男71例,女57例;年龄32~82岁,平均(52.00±4.2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52例,中专或高中55例,初中或小学21例。原发性疾病:高血压病25例,糖尿病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7例,多囊肾7例,肾肿瘤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1例,IgA肾病5例,原因不明5例。均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血透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1.2 方法

    1.2.1 评价方法

    ①使用William W.K.Zung编制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评价患者的心理抑郁与焦虑状况。②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以≥90分为满意。③护士评价(生命体征、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透析效果)。

    1.2.2 舒适护理的具体措施

    1.2.2.1 生活舒适护理

    1.2.2.1.1 营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整洁、安静,并更换清洁的床单、被褥及枕套,无不良刺激;注意室温的调节,温湿度适宜,室温控制在22~25℃,室内通风2次/d,15~30 min/次,让患者在透析治疗中感到冬暖夏凉。使患者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透析室内我院配有书报架、电视,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提供报纸、杂志、健康教育宣传册、电视节目及音乐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心情愉悦地度过单调无聊的透析时间。

    1.2.2.1.2 舒适的体位透析治疗时,患者的肢体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其产生不舒适感。让患者平卧于床上,在不影响透析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摇高床头20°~45°,使其处于最舒适的体位,必要时穿刺侧肢体垫一软枕,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以消除其紧张、烦躁心理。

    1.2.2.1.3 舒适的护理操作 合理选择穿刺点,严格无菌操作,每次穿刺更换部位,以防止渗血,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静脉穿刺时应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穿刺时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进针要快,力求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痛苦。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及肢体语言,亲切询问,及时知道患者的需要,协助患者解决透析过程中进食进水、皮肤瘙痒等困难。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维护血透机的正常运转,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透析结束回血操作要熟练,拔针动作应既快又轻柔,交代患者或家属压迫部位要正确,力度和时间要适当,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要亲切地嘱咐患者休息一会儿再缓慢起床,以防头晕等症状发生。

    1.2.2.2 心理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对于患者来说只是一种维持性治疗,因此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悲观、失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况[3-4],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5-6]。护士对于这种情况应给予理解和同情,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良好的仪表及精神面貌是患者心理舒适的基本条件,要求护士仪表端庄、举止优雅、语言得体。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介绍血透室的环境及有关规定,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护士应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血透的方法、目的、必要性、安全性,以解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使其心理舒适有安全感。注重语言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护士应帮助患者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了解患者的社会网和医疗费用来源,消除其不良心理。鼓励家属和亲友来探视或陪护,尊重患者的信仰和隐私,使患者感受到亲情和温暖,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血透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与SAS得分情况比较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透析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例次)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与SAS得分情况比较(x±s,分)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在生理、心理上都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对舒适的阈值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注重舒适的研究及舒适效果的评价,以满足患者舒适的要求。本研究在血液透析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让舒适护理贯穿整个透析过程,让患者生理和心理上感到舒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低血压和呼吸困难并发症的情况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由于身心的舒适满足,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性提高(P<0.01)。舒适护理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同时通过扎实的舒适护理,显著地降低了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由表3可见,在干预前SDS和SAS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得分显著性下降(P<0.01),可见舒适护理能显著地减轻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使患者具有更加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7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