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7154
P53灌注栓塞联合中医药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梁杰安
第1页

    参见附件(3608KB,5页)。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治疗与观察,研究P53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肝动脉灌注疗法介入对伴门脉癌栓肝癌的影响,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新途径。方法:研究组26例,采用P53肝动脉灌注、TACE、中医药组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26例,仅采用TACE与中医药组结合的治疗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病灶变化、症状缓解程度、生存率、并发症等情况变化。结果:采用P53灌注栓塞介入联合中医药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与仅采用TACE与中医药组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在抗肿瘤的效果、术后随访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介入对伴门脉癌栓患者实施灌注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此方法有利于提高TACE治疗伴PVTT的HCC患者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 P53灌注栓塞;中药联合;伴门脉癌栓;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 R75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173-02

    我院于2001年7月~2008年2月共接诊伴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52例,通过分组临床验证来研究P53灌注栓塞联合中医药治疗PVTT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2例患者按统计学方法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男25例,女1例;年龄32~66岁,平均48.3岁;肝功能Child分级标准[1]:A级5例,B级21例;Ⅰ期3例,Ⅱ期8例,Ⅲ期15例。对照组26例,均为男性;年龄34~72岁,平均49.0岁;肝功能Child分级标准:A级6例,B级20例;Ⅰ期2例,Ⅱ期12例,Ⅲ期12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灌注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手术方法,对股动脉进行穿刺,通过动脉造影术观察阴影,使手术导管选择性进入肝总动脉进行诊断,以明确肿瘤的供血动脉。如发现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血管较细,实施超选择手术困难较大的,则选择采用微导管(PS)超选择来实施。整个灌注过程在DSA的密切监视下进行,以免出现药物反流现象。如果出现肿瘤的供血动脉流速明显减慢甚至发生反流征兆时,及时停止灌注。研究组:分别进行P53腺病毒注射液灌注术和TACE,并配以静脉滴注,配合中医药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和中医药组配合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根据肝病分型辨证口服中药,持续约3个月。

    1.3 口服中药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根据其肝癌类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湿瘀搏结型、肝肾阴亏型)辨证使用中药制剂。如肝郁脾虚型患者用逍遥散,气滞血瘀型则用膈下逐瘀汤等。所有患者术后连续服药,每日3次,连续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临床观察,记录其病灶变化、症状缓解速度及程度、生存率、并发症等情况变化。病灶大小的变化情况以WHO肿瘤病疗效标准为参照,划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进展(PD);症状缓解速度及程度判断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状分级量化表[2];并发症情况以WHO临床实验常见毒副作用分级标准[3]为参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x±s,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在减轻患者乏力、食欲不振的反应方面效果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2年分断随访生存率结果比较

    见表3。由表3可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2年分断随访生存率结果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见表4。由表4可知,研究组对于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以及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级低,其中,白细胞下降以及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使用中药介入对伴门脉癌栓患者实施灌注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尤其是在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两方面效果显著。此方法有利于提高TACE治疗伴PVTT的HCC患者的远期疗效,建议临床采用,并进一步研究更具疗效的方法。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将其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①抑癌基因能够通过肝动脉输入基因,使表达效率更高。Anderson等曾利用P53突变的MCA-RH777(大鼠肝癌细胞)建立了相关的大鼠肝癌研究模型,发现使用重组腺病毒载入P53基因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的扩展,且P53通过肝动脉输入要比传统的静脉注射获得更为显著的表达效率[4]。②使用P53灌注栓塞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结合化疗与放疗效果更佳。研究证实,P53具有被损伤基因激活性,这种损伤基因包括作用于DNA的抗癌药物或射线等[2]。因此,P53与放化疗结合施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608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