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164109
院内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25日 张桂华 李淑香 丁琳 张忠敏 赵祖安
第1页

    参见附件(3138KB,3页)。

     1.2.2 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由2位经过量表测评一致性培训的主治医师(Kappa值=0.83)独立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4]、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5]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6]的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SANS、SSPI、IT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下降明显,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SANS、SSPI、ITAQ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对照组SANS、SSPI、ITA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难治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往往欠佳。其残留的精神症状以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态多见。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社会功能衰退,二是易复发。一方面精神症状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对疾病的不良认知则使其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7]。虽然近10多年来多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推广使用对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纯药物治疗的康复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有关资料显示:恢复期只停留在单纯药物巩固治疗的水平上,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是有限的[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三个量表分值变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各量表分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对慢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其阴性症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自知力进一步恢复,社会功能逐步提高,取得了单纯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的效果。

    大量研究表明自知力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改善自知力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重要途径[9-10]。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自知力改善明显,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能进一步参加各种康复治疗,减少复发,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

    本研究要求两组均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是为了避免传统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等不良反应,从而减少试验误差。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对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进行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的全面综合性康复治疗,一再强调药物治疗是因为一方面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常是造成功能残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只有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完成其他康复治疗,故而药物维持治疗本身就是康复措施的一大部分。早在20世纪80年代Liberman就提出,需将生物、心理和社会干预巧妙结合起来,才有利于精神分裂症康复者重返社会[11]。本研究正是依照这个治疗理念,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

    综上所述,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增加了主动性,增强了体质,激发了对生活的情趣,提高了生活质量;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可使患者转移病态的思维纠缠,改善不良情绪,减轻精神症状,延缓衰退,促进精神康复。实行多方位的院内康复治疗,符合精神病管理的新方法,也符合康复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心理行为等综合性治疗形式多样,应用灵活,可收到比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收到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13]。

    [参考文献]

    [1] 舒良.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

    [2] 杨德森.长期住院问题及康复对策[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39-743.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4]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5-102.

    [5] 郭贵云.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5,28(1):16-18.

    [6] 刘华清,张培琰,尚岚,等.精神分裂症的自知力: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1995,7(3):158-161.

    [7] 梅其一,朱雄伟,沈建红.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83-85.

    [8] 杜宏群,陈玉民,马秀青.集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46-448.

    [9] Rebecca SW, Markus J, Florian S, et al. Attitude towards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t discharge [J]. J Psychiatr Res,2009,Epub ahead of print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3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