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64025
缩宫素引产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厉晓萍 陈春秀 邓永洪 李跃琼
第1页

    参见附件(3021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使用缩宫素引产的关系。方法:我科收治缩宫素引产的120例产妇,按缩宫素使用剂量分为3组(A、B、C组),统计发生新生儿黄疸的比率,并与120例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作对比。结果:应用缩宫素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15.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 87,P=0.021 34)。A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5.00%,与B组的7.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3 41,P=0.072 83),C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32.00%,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5 37、2.346 28,P=0.013 36、P=0.014 36)。结论:使用缩宫素引产分娩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用缩宫素者,且与剂量有关,应控制总量在12.5 U以下。

    [关键词] 缩宫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149-02

    临床上以静滴缩宫素处理延期妊娠的孕妇是常见的引产方式。而笔者在对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静滴缩宫素引产分娩的120例及自然分娩的120例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中观察到缩宫素的应用与新生儿黄疸有一定关联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以有引产指征(包括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孕41周及其他)的孕妇使用缩宫素引产后成功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缩宫素的总量的不同,将新生儿分为3组:缩宫素使用总量2.5~5.0 U为A组,7.5~10.0 U为B组,12.5~15.0 U为C组,每组各随机抽取40例,共计120例。并随机抽取自然分娩新生儿120例为对照组。A组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9.4±6.8)岁;总产程(9.5±2.6) h;新生儿中,男24例,女16例;体重(3.6±1.1)kg。B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9.1±8.7)岁;总产程(9.3±3.2)h;新生儿中,男24例,女16例;体重(4.1±1.8)kg。C组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28.8±6.4)岁,总产程(9.6±2.9)h;新生儿中,男21例,女19例;体重(4.0±1.9)kg。对照组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8.6±7.6)岁;总产程(9.8±3.1)h;新生儿男60例,女60例;体重(3.7±1.2)kg。各组在基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缩宫素的给予方法 缩宫素浓度一般从小剂量、低浓度开始,初期浓度为2.5 U加入5%GS注射液500 ml中,滴速8~10滴/min。用药后持续观察30~40 min。若宫缩无明显加强,可逐渐提高缩宫素的浓度,最高浓度10 U。给药时应加强监护,一旦发现产妇宫缩过强或呈高张型宫缩应立即停药。滴速控制在30滴/min之内,补液量控制在1 000 ml/d之内,以防水中毒。缩宫素共用3 d,3 d无效视为引产失败,每天最大量为5 U。同时观察子宫收缩的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是否规则,并根据宫缩情况调节滴速,使宫缩持续时间维持40 s/次左右,注意胎心速率、强弱、是否规律,如胎心率>160次/min或<120次/min,或不规律时,提示有胎儿宫内窘迫现象,应立即找出原因并处理,根据情况减慢滴速。

    1.2.2 胆红素的测定 新生儿出生时及产后第1~5天每天上午8:00~9:00用日本产Minolta-JM-103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胆红素值,并进行动态观察。

    1.2.3新生儿黄疸(病理性)诊断标准 一旦经皮胆红素测定值>220.6 μmol/L(12.9 mg/dl)或胆红素每天上升5 mg/dl,视为高胆红素血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缩宫素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15.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 87,P=0.021 34)。A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5.00%,与B组的7.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3 41,P=0.072 83),C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32.00%,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5 37、2.346 28,P=0.013 36、P=0.014 36)。

    3 讨论

    生理性的缩宫素是由大脑下丘脑室旁核神经细胞所分泌的激素,是一种环状肽链分子。临床上应用的缩宫素则是由猪羊等动物的脑神经垂体中提取,或是化学合成而得。它能与子宫平滑肌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妊娠子宫节律性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缩宫素是子宫兴奋剂,对子宫平滑肌有直接的兴奋作用,能使子宫收缩力增强,减少子宫出血。临床主要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1]。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致死或致残。

    本文资料显示,使用缩宫素引产分娩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用缩宫素者,其发生率分别为15.0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文献相一致[2-3]。至于缩宫素应用引起新生儿黄疸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被阐明,Singhi等[2]提出可能与缩宫素的抗利尿作用有关,孕妇使用缩宫素后即发挥抗利尿作用,使孕妇血浆渗透压及血清钠发生改变,继而导致胎儿出现低钠血症,胎儿处于低渗状态,导致胎儿红细胞渗透肿胀,失去可变形性,通透性及脆性增加而发生溶血,同时缩宫素在引起宫缩的同时可使小动脉收缩,子宫、胎盘和脐带血管收缩,导致胎儿缺氧缺血而诱发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从而导致新生儿胆红素升高,而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不能结合和排出游离胆红素,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也有学者认为当输入葡萄糖可引起孕妇及胎儿血糖升高,导致胎儿胰岛素水平升高,又由于胰岛素升高的作用,可降低胎儿血糖和阻滞糖原异生,使胎儿发生低血糖,胎儿糖原不足,又使新生儿葡萄糖醛减少,易发生新生儿黄疸[4-5]。本研究发现使用缩宫素总量越大,天数越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使用缩宫素2.5~5.0 U的A组与使用7.5~10.0 U的B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使用12.5~15.0 U的C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2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