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36435
HPLC法分析川芎-香附配伍前后指标成分的变化(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张文娟 徐 媛 王庆伟
第1页

    参见附件(2845KB,3页)。

     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川芎、制香附药材粉末(过三号筛)各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提取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取川芎-制香附(1∶1)混合药材粉末(过三号筛)约1.0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10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提取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 结果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川芎及制香附供试品溶液各20 μl,川芎-制香附配伍供试品4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对照品及供试品色谱图见图1,单味药材及药对中峰面积数据见表1。由表1峰面积数据可以看出,10个特征峰中其中2~9号特征峰的峰面积明显增加。其中1号峰与9号峰为制香附与配伍后药对中的共有峰,2~7号峰为川芎与配伍后药对中的共有峰。2号、4号、7号峰分别为指标成分川芎嗪、阿魏酸和藁本内酯。

    表1 川芎、制香附及川芎-制香附(1∶1)特征峰的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3 讨论

    药对是组成方剂的核心,它构成简单,却具备了复方基本主治功能,是中医遣方用药特点之一;药对是介于单方与复方之间的配伍单元,体现着中药方剂适证化裁、灵活加减的运用特点[3],以点带面,对于分析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有事半功倍之效。

    化学成分是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任何配伍效应都应有特定的化学表述。因此研究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是探讨其配伍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了川芎-香附配伍前后指标成分的变化。测定结果显示:药对中除2号、10号特征峰外其余的含量与单味药材相比均有所增大,但其发生变化的配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川芎样品中有一与α-香附酮几乎相同保留时间的物质出现(α-香附酮标准品保留时间为59.079 min,制香附中α-香附酮保留时间为59.079 min,川芎中10号峰的保留时间为59.066 min)。但该特征峰在川芎-制香附配伍后保留时间稍有滞后为59.129 min。而且该峰的峰面积相对与川芎和制香附单味药材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相对与川芎该峰的峰面积有所增加,而相对与制香附该峰的峰面积有所减小。此峰的变化可能由于梯度洗脱流动相极性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两味药材配伍后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保留时间发生变化。该峰的峰面积相对川芎和制香附单味药材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相对川芎该峰的峰面积有所增加,而相对于制香附该峰的峰面积有所减小。对该物质的此种变化我们将在以后的实验中进一步探讨研究。

    现代医家蒲辅周认为香附、川芎二药合用肝胆气郁才能推动[4]。《鲁府禁方》香茗散(香附子二钱,川芎一钱,细茶一撮。水煎温服) 主治气脑冲动,头痛。川芎与香附配伍长于利气开郁,活血止痛,为治疗气郁头痛之重要方剂。临床用于肝气郁结之头痛甚佳。川芎中的生物碱与有机酸是其活血化瘀的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有明显镇痛作用[5],阿魏酸已经被证实为川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成分[6]。川芎挥发油中苯酞类成分含量最高,多种苯酞类化合物被证明是川芎中对心脑血管作用的主要成分[7]。挥发油是香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α-香附酮是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8],且为较强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剂,被认为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9-10]。中药成分复杂,协同起效的特点提示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同时也为川芎-制香附配伍前后药理药效变化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8.

    [2]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11-112.

    [3]孙洋,陈婷,徐强.从药对的角度考察复方配伍规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1):17-21.

    [4]肖森茂,彭永开.百家配伍用药经验菜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49.

    [5]杨丽娟.川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0,23(4):599- 600.

    [6]袁莹,林晓,冯怡,等.川芎治疗偏头痛效应组分的体内移行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9):694-697.

    [7]Natio T, Kubota K, Shimoda Y,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4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