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3503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杨 静 景在平
第1页

    参见附件(3343KB,3页)。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9月~2010年9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胃癌根治术后切除标本共53例。其中男38例,女15例,年龄50~75岁,病例无近期手术、创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病史,无妊娠及严重心、肺、脑、肾、肝、血液系统等重大疾病。所有胃癌患者术前均未经过任何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

    根椐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国际TNM分期法(2002年UICC第6版)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具体如下:

    T:原发肿瘤。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包括资料不全、没有记录等);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上皮内癌未浸润固有膜;T1:肿瘤浸润至固有膜或粘膜下层;T2:肿瘤浸润至肌层或浆膜下层;T2a:肿瘤侵及肌层;T2b:肿瘤侵及浆膜下层;T3:肿瘤穿透浆膜层,未侵及邻近结构,当肿瘤可能已经穿透肌层,并有胃结肠韧带、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侵犯,但没有穿透这些组织的脏层腹膜时,仍分在T2中,如肿瘤穿透这些脏器覆盖的脏层腹膜,则为T3;T4:肿瘤直接侵及邻近结构。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肾、小肠和后腹膜。肿瘤由胃壁延伸到十二指肠或食管,由包括胃在内的浸润最严重处的深度决定T。

    N:局部区域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论切除及检查的淋巴结总数,若所有的淋巴结都没有转移,定位pN0;N1:有1~6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7~1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大于1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MX:无法评估远处转移;M0:未发现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胰腺后、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受累)。

    1.2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VEGFRs表达水平:术中切除原发灶后即刻取胃癌组织标本,以10%福尔马林固定36~48 h,常规石蜡包埋,4 pm厚连续切片,依次经二甲苯脱蜡、100%、95%、80%、70%梯度酒精复水。抗原修复采用玻片浸入柠檬酸缓冲液加热至99℃保持30 min,再室温自然冷却。3%过氧化氢浸泡5 min以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一抗(I型胶原,1∶40, 购自上海长岛),均以1∶100配成工作浓度,4℃孵育过夜。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洗涤2次后用生物素标记的二抗(上海长岛)室温孵育30 min,再用链酶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孵育30 min,DAB (上海长岛)试剂盒显色。苏木精复染后封片。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根据抗体说明书以大肠癌标本作为阳性对照。每张切片选取5个完整而不重叠的200倍视野,用Olympus BX51显微镜拍摄(日本),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平均光密度。图像分析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计算每张图片中阳性表达部分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ean OD)。以每例5个视野的平均光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例的测量值(图1)。

    A.胃癌组织中的VEGFR强阳性表达

    B.胃癌组织中的VEGFR阴性表达

    图1 胃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原始放大倍数×200倍)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入组53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腺癌的胃癌患者,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行放疗或者化疗,其中男38例,女1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5.3岁。按UICC(2002)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34 例(其中ⅢA 16例,ⅢB 18例),Ⅳ期10例。根据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47例,无淋巴结转移6例。常规HE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重新检查出存在淋巴结微转移9例,无淋巴结微转移26例。

    2.2 VEGFRs在不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2.2.1 VEGFR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发现VEGFR1在胃癌组织中平均光密度(OD值)为0.013。肿瘤浸润深度(T)不同分期依次为:T1 0.009、T2 0.016、T3 0.014、T4 0.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N)不同分期依次为:N0 0.014、N1 0.016、N2 0.012、N3 0.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 VE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发现VEGFR2在胃癌组织中平均光密度(OD值)为0.025。肿瘤浸润深度(T)不同分期依次为:T1 0.013、T2 0.022、T3 0.026、T4 0.02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N)不同分期依次为:N0 0.020、N1 0.023、N2 0.028、N3 0.0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VEGFR2分别在不同肿瘤浸润深度(T)、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N)之间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结果发现:T1与T2、T3、T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T4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1与N2、N3、N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2与N3、N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N3与N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 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发现VEGFR3在胃癌组织中平均光密度(OD值)为0.018。肿瘤浸润深度(T)不同分期依次为:T1 0.004、T2,0.012、T3 0.019、T4 0.02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N)不同分期依次为:N0 0.011、N1 0.015、N2 0.021、N3 0.0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VEGFR3分别在不同肿瘤浸润深度(T)、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N)之间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结果发现:T1与T2、T3、T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4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