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50142
卡孕栓与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杨正爱
第1页

    参见附件(2439KB,3页)。

     1.2 方法

    观察组:缩宫素10 U用10%葡萄糖20 ml稀释,胎儿娩出后,缓慢静脉推注;将1 mg卡孕栓于胎儿娩出后用手指送入产妇肛门,深度不小于4 cm,一般以6 cm左右为宜。对照组:缩宫素20 U 加入500 ml 50 g/L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滴。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即产前分别将产后2、24 h用于收集产妇出血的用品(如纱布、纸垫、卫生巾、塑料袋等)称重,所有上述物品用过后均收集在塑料袋中并及时密封,分别于产后2 h及24 h称重,同时未使用的产前称重物品产后也应称重,重量以g表示,然后换算成ml。换算公式:出血量(ml)=[已用过的用品重量(g)+未用过的用品重量(g)-用品用前重量(g)]/1.05。

    1.3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 h内产妇出血量>400 ml或24 h内出血量>500 ml。

    1.4 观察指标[3]

    收集产妇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采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记录产妇血压、脉搏(产前、产后30 min、1、2 h),若有异常则继续随访至正常;记录产程中使用的其他药物及卡孕栓和缩宫素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2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使用卡孕栓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给予卡孕栓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使用卡孕栓后有1例出现短时间腹泻(2~3次),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恶心,未处理自行缓解。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延误治疗可危害产妇的健康,重则导致死亡。因此,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尤其是产后2 h出血量,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对预防产后出血非常重要。1987年根据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调查,以称重法及容积法测量产后24 h失血量,结果发现,产后24 h总失血量平均为(398.6±238.0)ml,产后出血率为37.4%。本研究采用称重法计算产后出血量,结果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149.5±30.0)ml和(180.7±41.2)ml,24 h出血量分别为(210.8±57.6)ml和(337.0±78.7)ml,产后出血率为1.96%和8.00%,均低于1987年的调查结果,可能与宫缩剂的普遍应用有关[3-4]。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多数产科医生以目测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常低估出血量,因为有时孕妇出血量即使达到甚至超过产后出血的标准,但临床并不表现出失血的症状。据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报道,产后失血量为500~700 ml时94%~97%产妇血压、脉搏及面色无改变,而发生中度以上休克者仅占0.39%~2.20%。一般认为,目测估计产后失血量与实际出血量不符,往往低估50%左右。

    根据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全部死因的半数,而胎盘滞留和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极少部分的产后出血可以通过孕妇的病史得到预测,且其严重后果几乎不可能通过高危筛查来预防,因此,将孕妇产后出血防范于未然非常重要。尽管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已被公认,但其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而且使用方法只能通过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对患者是一种损伤[5],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使用方便、损伤小、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和24 h出出血量及产后总出血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良好。

    卡孕栓作为前列腺素PGF2α的衍生物,对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且作用时间比缩宫素长。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卡孕栓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均无明显影响,对血象、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对黏膜无刺激和伤害作用[6-7]。栓剂给药直接到达作用部位,同时部分药物通过黏膜吸收入循环系统,但血中浓度很低,难以测定,给药后6~9 h主要从尿中排出,作用可持续8~10 h,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及腹泻。缩宫素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但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肌内注射吸收良好,3~5 min起效,效果维持20~30 min,在肝、肾中代谢,并经肾排出[8-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24 h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提示可能与卡孕栓作用时间长有关。虽然观察组不良反应多于对照组,但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和呕吐,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且卡孕栓对孕产妇的血压和脉搏无明显影响,说明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剂量相对比较安全。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的比较,表明卡孕栓有良好的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的作用,而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不受地西泮的影响,可与缩宫素一起使用。严格掌握卡孕栓的用药指征和剂量,可以保证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江红.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11):860.

    [2] 周正琴.妥塞敏联合催产素治疗产后出血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5):753.

    [3] 游园香,陈淑兰,王金永.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3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