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1期
编号:12223715
搭建更广阔的电生理与心脏起搏发展平台(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第1期
     随着“中国心脏大会201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落下帷幕,与会的各相关领域领军人物相继带着我国近年来在心脏病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会期只有两天,记者没有机会对一些相关专家做深入的采访。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些重要的采访被迫延迟到会议结束之后。因此,在2011年12月5日,记者才有机会围绕“搭建更广阔的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发展平台”等话题,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景峰教授。

    立足广东,搭建华南学科发展平台

    “我们距离北京、上海等兄弟城市取得的成绩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们会继续努力,立足于广东,借自己的力量,坚持提高与普及结合、内容新颖有特色、形式活泼多样化,推进华南地区电生理发展水平,造福更多的心脏病患者,推广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研究成果,让介入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采访一开始,作为广东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的主任委员,王景峰教授首先表明了自己在全面提升华南电生理发展水平方面的心愿。
, http://www.100md.com
    王景峰教授是个志存高远的人,这一点,业界的同行都很清楚。据记者了解,王景峰15岁时就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大学。此后一路走来,顺利地获得了中山医科大学的硕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现在已经是心血管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了。

    在十多年前,我国的床边紧急心脏起搏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急性心肌梗死难题就像一个很难解答的“天问”。但王景峰教授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成功研制出了专门用于挽救急性心脏病病人的临时起搏电极与临时起搏器。这项研究成果因为争取到了“黄金十分钟”的抢救时间,因而于1998年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这项研究成果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病例就是,一位近百岁的患者身患前列腺癌、尿路感染、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因突发心脏停跳被送到了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景峰教授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迅速为他安装了临时起搏器,第二天又安装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如果按照心脏起搏器的常规使用流程,这位超高龄患者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 http://www.100md.com
    然而,王景峰教授却又是个谦逊低调的人,当记者提到这些病例时,他摆摆手,把话题又转移到了他的研究领域内,和记者谈起了电生理学。

    说起电生理学,记者很自然地提到了心律失常这个普通人最关心的话题。据记者了解,如今,我国关于心律失常的研究,已经进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心律失常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电生理学领域的学科问题,纯粹的电生理学技术也已经远远不能胜任复杂的心律失常电生理学现象的探索,而各地对心律失常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果然,王景峰教授随即谈到了广东地区在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

    王景峰教授说:“随着全社会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发病率的升高,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进展十分缓慢。近年来,全球在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方面的发展却日益迅速。目前,我国起搏器、体内除颤器等抗心律失常植入装置和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的年增长量为15%~30%,植入量和技术在亚太地区已处于领先位置。而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同时,在全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复杂心律失常包括房颤的射频消融技术与数量位居国内前列,在国内也有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然后,王景峰教授介绍说,近年来,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启动了“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将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相关知识普及到基层、社区;此外,他们还将于2012年开展一些学术活动,如“广东省心律失常介入沙龙”等,计划每季度一次,主要以病例讨论的形式分享心律失常治疗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为省内的心血管医生提供另一个交流和提高的平台,并希望借助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年会这个平台,加强与国内乃至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今后进行一些多中心、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尤其是以中国人群为基础的循证医学研究,为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
, http://www.100md.com
    谈到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年会,记者笑着说:“今天是12月5日,距离广东省医学会第二次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学术会议的召开正好整整一年。”

    王景峰教授显然明白,这正是记者选择今天来采访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那次会议就是由他来主持的,所以,他笑着对记者说:“ 这个区域性的学术会议,意在立足广东,逐渐辐射华南,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给省内外心血管医生提供一个沟通、学习、交流的平台。当然,这个会议的总体目标是传播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交流新的学科进展,讨论临床实践问题;主要面向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内科医师,尤其是心血管内科医师;因此,当时在会议的议程设置上,我们安排有高血压与冠心病、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检查三大板块;内容形式多样,包括理论讲授、热点争鸣、病例讨论,还有心电图知识大赛,鼓励学员参与和互动。为此,我们邀请到了王方正教授、张澍教授、黄从新教授、霍勇教授、曹克将教授、黄德嘉教授、华伟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各位专家在这次大会上共同交流了心血管病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介绍了国内外心血管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就心血管领域的众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经验交流。我们就是要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内容新颖有特色、形式活泼多样化,以争取把会议办成华南地区心血管领域的一个精品会议,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发展平台。”
, 百拇医药
    双管齐下,注重有效方法与前沿研究

    网络时代让一切都变得更加透明。通过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官方网站,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查阅到王景峰教授的出诊时间。尽管临床、教学、科研已经占用了他的大量精力,但王景峰教授多年来依旧保持每周至少出诊两次。一般来说,他每次出诊时间是半天,限定的号是三十来个,但因为有很多病人都是从几百里、几千里之外远道而来的,王景峰教授总是尽量为患者考虑,一再加号,一上午看50多个患者是常有的事儿——说一上午其实并不准确,因为从患者在网上的留言可以看出,等他送走当天的最后一个患者,往往已经是下午了。

    一般而言,医学专家过的日子应该是很没有规律的,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地周旋于病房、手术室、门诊、教室、实验室、会议室之间,陀螺一样地旋转着,最常听他们说的话就是一个字:“忙!”王景峰教授虽然同样繁忙,但他却总能把自己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这一点,从他坚持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前沿的科学研究“两手抓”方面,就可见一斑。
, http://www.100md.com
    据记者了解,随着心脏器械治疗相关指南的公布,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已是慢性心衰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而王景峰教授则率先在广东省开展了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治疗,并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中国心力衰竭再同步化治疗指南的制定。于是,记者就制定这个指南的意义及其给临床工作带来的影响,进一步采访了王景峰教授。

    王景峰教授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因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而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CHF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患者疗效不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近年出现的CHF非药物治疗方法。它通过纠正心脏活动非同步,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尤其能显著降低死亡率。目前CRT是心脏活动非同步的CHF患者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各国心脏病学组织推荐为I类适应症。我国曾于2006年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这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对推广和普及我国的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这几年来,CRT领域又有一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发表,丰富了该领域的内容,拓展了其适应症,对推动我国CRT领域的发展,尤其是规范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和术后随访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ESC更新指南还强调,器械治疗有助于‘预防心衰进展’,这是指南首次提出可用器械治疗预防心衰。”, http://www.100md.com(刘志学)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