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223697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王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制定的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4],且符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与治疗》[5]中有关标准,即具备糖尿病所导致的肢体麻木、针刺样、蚁走感、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肌肉无力或萎缩、姿态不稳等下肢神经病变的症状,四肢末梢感觉和运动异常或感觉障碍;查体可见踝反射消失,足部感觉减退,末梢动脉搏动减弱,并且以上改变均呈对称性;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NCV)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减慢,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45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40 m/s[6]。同时能够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无肝、肾、心、脑等脏器功能异常,未见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将入组的92例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36~67岁,平均(52.8±6.5)岁;糖尿病病程(8.2±2.7)年,DPN病程(3.1±1.6)年。对照组46例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8~65岁,平均(54.1±6.4)岁;糖尿病病程(7.9±3.3)年,DPN病程(2.9±1.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前所采用的糖尿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方案不变,并根据血糖水平酌情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尽可能保持血糖达标,即空腹血糖(4.4~7.0 mmol/L),餐后2 h血糖(7.8~10.0 mmol/L),并给予降压、调脂等相关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上加用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应用4周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应用JD-3型肌电图仪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汤小英主编《神经系统临床生理》[7]拟定,即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深、浅感觉及膝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膝腱反射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增加,但增加未达到5 m/s;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观察组腓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比较(x±s,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做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显著性变化。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血糖长期未能理想控制者,通常情况下,血糖持续升高2~3年后临床可以出现症状,且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发病率高的特点。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8],多认为是在糖代谢紊乱基础上包括多元醇旁路的激活、局部血流微循环障碍、非酶促糖基化产物(ACE)的沉积、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过多、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及脂代谢紊乱等在内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除以上机制外,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关,氧化应激反应使活性氧和自由基增多,血管和神经细胞被破坏,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同时,血液的高凝状态使血管管腔变窄,出现组织缺血缺氧,最终致使神经的营养血管血流障碍而出现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甲钴胺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药物,是一种维生素B12的甲基化活性制剂,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以及核酸蛋白质和脂质代谢,能够直接转入神经细胞,刺激轴浆蛋白质合成,再上受损区域的轴突,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损伤神经的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9]。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密达莫精制而成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银杏黄酮苷、银杏苦内酯、白果内酯和双嘧达莫。其中银杏总黄酮苷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强缩血管物质内皮素(E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扩血管作用较强;还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使缺血区域血流量增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而发挥纠正因缺血、缺氧而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调节血管张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高渗透性、清除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及机体代谢障碍的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应用能够起到叠加和互补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更好地改善机体缺血缺氧状态,增加神经血管的营养血供;促进甲钴胺损伤神经纤维修复功能和轴浆转运速度的恢复。本组研究结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起到叠加和互补的作用,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安全性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春梅,张祥林,杜娟.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6):446-447.

    [2] 李大光,陈英华,孙兴华.银杏达莫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8):28.

    [3] 宁尚侠,李桃荣.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