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223655
家庭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极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郑晓璐,李明生,魏厚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Key words]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table phase;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Curative effect

    近年来,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 non-invasiv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重症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但能否同样降低稳定期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降低住院率、病死率、重症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尚存在较大争议[1]。因此,充分了解BIPAP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疗效,对于提高BIPAP的临床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2007年3月~2011年3月经我院呼吸内科治疗后处于稳定期极重度COPD患者42例,经随机分组后,分别予以家庭型无创呼吸机治疗和单纯家庭氧疗,并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2011年3月经我院呼吸内科治疗后处于稳定期极重度COPD患者42例,男34例,女8例,平均年龄(71±9)岁。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型无创呼吸机组(治疗组)和单纯家庭氧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订协议书。

    1.2 入选标准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及呼吸衰竭学组2007年制订的诊断及分级标准[2],极重度COPD(Ⅳ级)诊断为严重的气流受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30%预计值]或者合并有慢性呼吸衰竭。

    1.3 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排除标准

    ①经心理疏导后,使用鼻面罩时,仍有恐惧和幽闭感者;②面部手术创伤或畸形无法满意佩带鼻(面)罩者;③严重的肺大泡者;④有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青光眼、胃肠胀气、急性心肌梗死,神经肌肉病变及胸廓畸形等疾病者。

    1.4 长期家庭氧疗的指征

    动脉血氧分压(PaO2)≤55 mm 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②PaO2为55~60 mm 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2](1 mm Hg=0.133 kPa)。

    1.5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家庭BIPAP呼吸机治疗,呼吸频率10~18 次/min,吸气压力(IPAP)12~2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力4~6 cm H2O,选择合适的呼吸机鼻罩或鼻面罩,逐步调整呼吸机参数致患者自觉舒适,呼吸费力明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PaO2≥92%。每天带机时间≥8 h,以夜间和午睡时为主。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长程家庭氧疗(家庭制氧机或氧气瓶提供氧气),吸氧流量为1~2 L/min,每日吸氧时间为15~20 h。

    1.6 观察指标

    ①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PaCO2和PaO2;②肺功能: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③每年住院次数;④6 min步行距离(6MWD)。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6MWD、每年住院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PaCO2、PaO2、6MWD均有明显改善,2年治疗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的较缓慢。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x±s)

    2.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情况

    治疗组经BIPAP治疗后患者嗜睡、晨起头痛、活动后气喘等症状有所好转,生活睡眠质量得以提高。对照组无明显改善。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胸闷、幽闭感,经过耐心的心理疏导和训练很快好转,1例出现腹胀,经调整呼吸机压力参数及指导呼吸机使用,腹胀消失。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住院后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2.4 两组死亡情况

    治疗组患者2年间死亡4例,其中,1例于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死于肺癌,2例死于合并重度呼吸衰竭。对照组患者2年治疗期间死亡6例,其中,4例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加重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最终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肺栓塞。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性反应,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主要为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部分患者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③氧化反应和抗氧化反应失衡;④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胆碱能受体分布异常[3]。COPD患者的特征性表现为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故改善肺功能或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是治疗COPD的主要目标。即使在稳定期,由以上发病机制所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仍持续存在,因此COPD稳定期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利迭、信比克)、化痰药物及肺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虽在一定程度上可扩张支气管,减轻气道、肺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氧分压,减轻患者气喘症状,但却无法解决极重度COPD尤其是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呼吸机疲劳问题。COPD患者特别是终末阶段由于肺泡弹性明显减退,肺过度充气使膈肌平坦,肌纤维的初长度明显缩短,导致收缩力减弱,耗能增加,同时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参与极大地增加了氧耗,膈肌能量供应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呼吸肌疲劳。BIPAP呼吸机为双相气道正压支持通气,在吸气时提供压力支持以克服气道阻力,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增加肺泡通气量;在呼气时给予适当的正压,能起到对抗COPD患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作用,防止肺泡萎陷,改善通气和氧合,缓解患者呼吸机疲劳[4-5]。同时严重的COPD患者夜间常伴有睡眠呼吸紊乱,包括阻塞性呼吸暂停伴氧饱和度下降的肺泡低通气。而单纯氧疗仅可以纠正低氧血症,且易使CO2积聚增多,高CO2血症抑制呼吸中枢的功能,从而导致患者意识障碍。而夜间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可以纠正夜间呼吸暂停,改善睡眠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