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223649
五种中药静脉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吴秀荣,林焕泽,李桃,杨华,黄群,蓝忠,陈建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虽然中药注射液因其起效迅速、作用强而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然而其副作用较多不得不引起重视。中药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导致的炎症反应、肉芽肿和栓塞等一系列副作用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中药注射液的广泛使用。为控制中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关于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数的限度(光阻法)如下:标示量为100 ml或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每1 ml中含10 μ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 μ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过超3粒;对于标示量为100 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每个容器中含10 μ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 000粒,含25 μ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00粒[3]。虽然人体对微粒有一定的耐受力,但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人群是不一样的。不同个体因为遗传基因的差异、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的差异,对药物反应亦不同。过敏体质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常人,且往往较严重,因此不溶性微粒引起的临床输液反应是不容忽视的。为切实做到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提高临床静脉给药的质量。在生产中加强GMP管理,控制生产工艺,积极引入新技术,提高中药注射液的质量;在运输、储存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确保管理和操作规范化,尽可能在临床静脉配置中心由药师监督管理使用;并尽可能制定更为严格的关于静脉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标准,以减少不溶性微粒给人体造成的危害,从而减少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其向更加安全、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并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吕长淮,吴玮,胡丹.光阻法检查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14-15.

    [2] 莫玉芳,李耀荣,张红雨.静脉输液与不溶性微粒[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2):135-136.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58.

    [4] 常虹,宗树桢.葡萄糖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齐鲁药事,2005,124(13):181-183.

    [5] 姜姗,倪健.中药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的研究现状与再认识[J].中国药师,2009,12(10):1465-1468.

    [6] 沈文炯,侯建华.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153-154.

    (收稿日期:2011-08-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