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685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68例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王剑 蒲江莲 张云
第1页

    参见附件。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中医归属为“胁痛”、“积聚”、“痰浊”、“肥气”、“肝着”等范畴。流行病学显示,在我国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西医对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主要针对危险因素、原发病因以及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使脂肪肝的治疗受到一定局限。随着脂肪肝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本文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68例的研究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消化内科和中西医结合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33例,全部病例均依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和《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确诊[1-2]。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65例,其中,男47例,女18例;年龄16~55岁,平均(35.82±5.12)岁;酒精性脂肪肝2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4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8例,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18~52岁,平均(36.24±4.65)岁;酒精性脂肪肝2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41例。中医辨证分型:湿浊内停型14例,肝郁脾虚型28例,湿热蕴结型11例,痰瘀互结型15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性饮食行为干预,戒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参考相关诊疗指南降糖、降脂等综合治疗。

    1.2.2 西医治疗组 给予多烯磷脂胆碱胶囊2粒(456 mg)/次,3次/d,2周后剂量减至1粒/次,3次/d;熊去氧胆酸片250 mg,3次/d;维生素E胶丸100 mg,3次/d口服。

    1.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在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处方给予中药汤剂口服。①湿浊内停型治法以祛湿化浊为主,主方为胃苓汤加减,药物:陈皮、厚朴、苍术、白术、猪苓、茯苓、桂枝、泽泻、炙甘草等。②肝郁脾虚型治法以疏肝健脾为主,主方为逍遥散加减,药物: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薄荷、生姜、生甘草等。③湿热蕴结型治法以清热化湿为主,主方为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药物:杏仁、白蔻仁、生薏苡仁、厚朴、通草、滑石、制半夏、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金钱草、生甘草等。④痰瘀互结型治法以活血化瘀、祛痰散结为主,主方为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物: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柴胡、枳壳、桔梗、甘草、丹参、制半夏、陈皮、茯苓等。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学症候的变化,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血清酶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治疗前后肝脏B超影像改变,并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和《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有关脂肪肝B超诊断标准对患者脂肪肝病变程度进行判定[1-2]。

    1.4 疗效判断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予以判断。临床治愈:用药12周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脏超声示肝脂肪性变己经消退,肝功能、血脂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B超检查肝脂肪性变好转1级以上,血脂(TC、TG、LDL-C、HDL-C)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改善50%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减轻,B超检查显示肝脂肪性变有所消退,血脂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肝脏B超检查显示肝脂肪性变表现无明显变化,肝功能、血脂指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酶及血脂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肝酶、血脂(TC、TG、LDL-C)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相比,肝酶、血脂(TC、TG、LDL-C)改善更为显著(P < 0.01),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影像学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超声影像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 0.01);超声影像学改变达到正常和轻度超声显像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48例,西医治疗组有3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08%,中西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相比,中西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P < 0.05)。见表3。

    3 讨论

    脂肪肝的诊断中西有别,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诊断是建立在肝脏病理学改变的基础上的,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和生化检查的综合判断可以作出诊断。而中医则是以病因病机为基础,进行辨证分类,作出诊断,重症而不重其病,故中医术语无脂肪肝之说,归属为“胁痛”、“积聚”、“痰浊”、“肥气”、“肝着”等病范畴。由于理论上的差异,中医和西医对脂肪肝所采取的策略是不一样的。现代医学对脂肪肝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以改善脂质代谢,防止肝脏脂肪沉积所造成的“二次打击”为主,而中医辨证施治,以健脾疏肝,祛痰化瘀为主。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是一种生理性磷脂,可以为肝脏提供了大量的高能量合成性重要磷脂,它们以完整的分子渗入肝细胞膜内,对已破坏的肝细胞膜进行生理性修复,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导致肝功能和酶活力由损伤回复正常,并使肝脏的能量失调得以缓解,从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PPC能改善脂质代谢,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PPC还有减少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延缓和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等功能,从多个方面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3]。熊去氧胆酸兼有类似胆固醇树脂考稀胺药物的作用,具有降低血脂、稳定肝细胞膜和抑制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等多重作用,有一定的护肝去脂功能[4]。文献显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能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5]。本组研究结果同文献一致。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