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90351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治疗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5日 付霞丽
第1页

    参见附件(2758KB,3页)。

     1.3.2 术后疼痛评分[5] 成人: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VAS);老年人及没有数字概念的儿童:使用修订版面部表情法(FPS-R)疼痛评估量表,记录术后12、24、48、72 h等阶段的疼痛评分情况。

    1.3.3 术后身体恢复 包括首次翻身时间、功能锻炼时间、住院天数等3项。

    1.3.4 术后睡眠状况用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6]测定 PSQI量表由19个项目7个部分构成;这7个部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干扰因素、安眠药使用和日间功能,每个部分按0~3分计分,总分范围为0~21分。我国成人睡眠质量以PSQI=7分为参考值,PSQI<7分时认为睡眠质量较好,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评价方法

    采用护理观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部分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体恢复时间及患者睡眠状况进行记录;问卷调查部分则由经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向患者或家属发放预先设计好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疼痛认识度、术后疼痛评估等。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各发放问卷149份,回收149份,回收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疼痛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个性疼痛教育和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疼痛知识的掌握(P < 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每一阶段的疼痛评分均在3分以下,属于轻度疼痛,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均在5分以上,属于重度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翻身时间、住院天数及主动功能锻炼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 < 0.01),说明个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见表3。

    2.4 骨科两组患者术后PSQI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等指示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 0.01);实验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 < 0.01),说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见表4。

    3 讨论

    3.1 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疼痛是非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是组织损伤时的一种特殊表现。术后疼痛控制不理想可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严重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延缓术后机体的恢复。本研究对149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后,解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心情放松,肌肉放松。护理人员能够重视、认可患者的疼痛主诉,同时采用冰敷,使患肢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张力下降,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而良好的休养环境、想象抚触疗法和深呼吸运动,可以将患者由疼痛引起的恶劣情绪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事务中来,阻断不良刺激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消除疼痛。术前患者教育,使患者能够正确、及时表达疼痛,而疼痛评估是控制疼痛极为关键的一步,以此为依据才能选择适当的镇痛剂,辅助药物治疗并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7]。

    3.2 个性化护理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了生理功能的恢复

    对照组患者由于疼痛未得到及时控制,拒绝早期功能锻炼,或害怕功能锻炼会加重疼痛,因此导致康复时间延迟。而实验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就开始Buerger运动,它是一种缺血性预适应机制,可预防因长时间抬高患肢导致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网调节功能减退,改善肢体供血扩营养状态,还可预防或减轻下肢创伤患者下床活动后患肢重新出现肿胀、疼痛、发绀症状[8],从而有利于接受早期的康复锻炼,时间与幅度也能达到锻炼要求,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缩短了住院天数。

    3.3 个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本研究显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疼痛、长期卧床、卧位不适、情绪焦虑、活动受限等干扰因素,这些症状导致患者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延长,大大降低了睡眠效率。实验组通过想象抚触疗法、深呼吸运动,患者能主动接受各种放松体验,减少了有害刺激的神经元反应,抚触是一种非语言护理措施,它能够满足患者“爱与归属感、尊重与自尊”的心理需要,进而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使他们身心舒适、愉快、放松的一种护理方式[9]。实验组还对患者实施无干扰护理、心理疏导,使患者舒适度增加,紧张焦虑的情绪缓解,同时合理分配夜间治疗与护理时间,减少患者被动觉醒次数,为患者建立一个舒适、规律的睡眠周期,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及疼痛教育,疼痛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缓解,生理和心理干扰因素均未得到改善,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本研究侧重于病理因素(疼痛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其他方面的干扰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郝凤琴,何应珠.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4,3(5):46-48.

    [2] 蒋伟亚,张荣花,刘继绢,等.Buerger运动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7):1-3.

    [3] 张玉花,宋少俊,郭鸿慧.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对初产妇分娩过程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665-667.

    [4] 莫秀献,梁金桃,林三英.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12):38.

    [5]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5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