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16期
编号:12231100
鼻内镜下修正鼻腔解剖异常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 方法 对62例无鼻内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患者进行CT、 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实验,并分析其解剖学特点,确定具体解剖变异部位,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实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 结果 鼻部CT 结合鼻内镜检查发现62例患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钩突肥大、筛泡过渡气化、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等解剖异常,鼻内镜术后随访6~12月,治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 结论 对确诊的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修正鼻腔解剖异常,使病因真正地解除,获得满意疗效,提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解剖异常;鼻内镜;鼻源性头痛

    [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6(a)-0185-03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头痛原因复杂,有些由于缺乏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鼻源性头痛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多就诊于内科、疼痛科、神经科等相关科室,经保守治疗,疗效欠佳。鼻源性头痛通常是指因鼻腔或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及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由解剖变异所引起的鼻源性头痛逐渐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病前来我科就诊的患者数不断增加。本研究笔者选择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鼻源性头痛患者62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修正鼻腔异常解剖结构,治疗鼻源性头痛,疗效确切。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鼻源性头痛患者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15~52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6年;主要头痛部位:头顶部8例,颞部11例,枕部4例,前额部37例,部位不固定2例。所有患者均不伴流涕、鼻塞及鼻出血。均经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

    1.2 诊断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内镜下依序检查下鼻甲、鼻中隔、中鼻甲、中鼻道、嗅裂等,并行鼻腔鼻窦冠位薄层CT扫描。所有患者均在头痛急性发作时进行麻黄素丁卡因试验,对可能引起头痛的可疑部位用1%麻黄素丁卡因棉片收缩麻醉,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1~10 min后疼痛消失或减轻为阳性,2次阳性则可判断为鼻源性头痛,再用生理盐水进行重复试验排除假阳性[1]。此为诊断鼻源性头痛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诊断鼻源性头痛的依据。

    通过实验本组。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鼻腔解剖异常的部位进行手术治疗,对鼻中隔棘突、嵴突和骨质增生者采用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成形术;对鼻中隔黏膜肥厚者切除增厚的部分黏膜;对筛窦过度气化造成鼻道狭窄,使中鼻甲与鼻中隔相抵触者,切除部分筛房,将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分离;钩突明显肥大者切除钩突,使上颌窦口暴露,中鼻道开大;对泡性中鼻甲者从中鼻甲前端纵行切开,去除中鼻甲外侧部分,将中鼻甲轻度外移,使嗅裂暴露;中鼻甲反向偏曲者将弯曲部分中鼻甲部分切除或骨折复位,解除对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的抵触。通过对解剖学结构异常的纠正,解除不良的接触刺激,去除对感觉神经的压迫,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对于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的病例,通过切除钩突,开放前筛,使鼻腔鼻窦的引流通畅和通气趋于正常,临床症状缓解[2]。术后抗生素应用1周,鼻腔滴1%呋麻滴鼻液3 d,糖皮质激素应用1个月,术后定期换药,及时清除痂皮,并进行鼻内窥镜检查,防止术腔粘连,维持鼻腔通气良好,确保不出现新的鼻腔内压迫接触部位,以保证手术疗效。

    1.4 疗效判定

    治愈:鼻腔结构恢复正常,鼻通气良好,患者头痛完全消失;有效:鼻腔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头痛发作频率及强度明显减轻;无效:鼻腔结构基本恢复正常,但头痛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患者行鼻内镜检查显示,鼻腔黏膜色泽正常,无分泌物及息肉。行鼻腔鼻窦冠位薄层CT扫描,排除鼻窦炎和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本组病例发现鼻中隔高位偏曲(包括棘突嵴突)21例,鼻中隔骨质增生或黏膜增厚3例,筛窦过度气化将中鼻甲向内推移,压迫鼻中隔8例,钩突肥大压迫中鼻甲9例,泡性中甲和中鼻甲反向弯曲压迫鼻中隔7例,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8例,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解剖异常6例。

    本研究对可能引起头痛的可疑部位用1%麻黄素丁卡因棉片收缩麻醉,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1~10 min后头痛消失19例,头痛减轻29例,14例无明显变化。

    疗效判断:全部患者随访观察6~12个月,其中,治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

    3 讨论

    按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HS)的分类[3],鼻源性头痛包括鼻-鼻窦炎所致头痛和黏膜接触点性头痛两种,后者是因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而导致的一类顽固性头痛。鼻源性头痛的发生机制多认为有两种[4]:一是认为鼻腔及鼻窦黏膜和骨膜受三叉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当鼻黏膜因炎症或局部的结构发生变异而受到压迫时,可刺激三叉神经,引发反射性头痛,即黏膜接触点性头痛;二是近来生物化学研究发现,除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外,鼻黏膜中尚存在第三种即神经肽,称为P物质。鼻腔及鼻窦的炎性改变,以及局部结构异常所致的机械压力均可诱发鼻黏膜的各种受体释放P物质,引发血管扩张,渗出性增高,血浆渗出,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刺激分布于鼻腔及鼻窦黏膜的三叉神经,引起反射性头痛。在临床上发现黏膜接触点头痛有一定的规律,多不定期发作,疼痛部位多在颞侧、鼻根部、眶周,痛疼性质多为闷痛、胀痛、头深部钝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两次鼻内麻黄素地卡因试验均为阳性,鼻内存在解剖异常结构,并排除急性鼻窦炎症状。

    伴有鼻部症状如各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肿物等疾病引起的头痛诊断比较容易,但单纯因鼻腔解剖异常所引起的头痛由于缺乏鼻部症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其病变部位隐蔽深,在常规鼻镜下检查和X线片检查难以发现明显病灶,往往易漏诊误诊。随着鼻内镜外科学的发展及鼻腔鼻窦冠位薄层CT扫描在临床上的应用,对鼻及鼻窦解剖学结构的异常与头痛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大大提高鼻源性头痛的诊断率,加深了疾病与解剖形态学关系的概念。本研究笔者通过鼻内镜结合鼻窦CT发现患者有鼻中隔高位偏曲、钩突肥大、钩突与中甲接触、中鼻道阻塞、筛泡肥大、泡性中鼻甲和中鼻甲反向弯曲、OMC狭窄等解剖异常,正是这些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和病变引起患者长时期头痛。, 百拇医药(王宝莲)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