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2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333488
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听觉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邓龙刚 杨寅秋 李美娟 何烈纯 侯旭东
第1页

    参见附件。

     2.3不同组患者40 Hz AEP测听值比较及其与PTA的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40 Hz AEP测量值与轻度聋和中度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组内PTA值与40 Hz AEP测听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A阈值与40 Hz AEP测听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 = 0.835(P < 0.05)。见表4。

    3 讨论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长期处于生产性噪声环境中的人们逐渐产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功能障碍。众所周知,超过140 dB的噪声容易导致急性听力损伤,而长期处于90 dB以上噪声者会出现慢性听力损伤,称为慢性噪声聋。此种患者临床中多出现耳内出血、鼓膜破裂、耳鸣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出现消化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症状[2]。目前对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依据是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其规定纯音测听阈值反应患者是否可判定为职业性噪声聋。但此种方法不能避免受检者主观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导致出现伪聋或扩大聋。

    ASSR是一种客观性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平静状态,采用不同声频输入刺激量,通过对输出量扫描得到ASSR反应值,其与PTA听力测试一样可以描述患者的听力曲线,因其避免了患者主观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测量结果比较可靠。王涛等[3]通过多频听性稳态反应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纯音听阈,发现多频听性稳态反应与纯音测听听阈呈正相关,可以用于对噪声聋的评估。周峰等[4]对伪聋和扩大聋患者采用ASSR检查,其听力损伤程度均有减轻,其认为ASSR可作为伪聋和扩大聋的鉴别诊断依据,对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听力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8年郑倩玲等[5]通过回归模型评价ASSR与PTA检测职业性噪声聋的相关性,认为ASSR可真实的评估受检测者听阈值,并对如何利用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提出了设想。本研究显示,ASSR检测对照组、轻度和中度聋组患者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PTA和ASSR具有正相关性,与王涛等[3]研究结果相似,说明ASSR可用于评估职业性噪声聋。

    BAEP是声音刺激后产生的神经电位,也是脑干损伤后产生的一种比较多见的神经电位,对BAEP检测可客观地反映耳蜗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当声音刺激后可产生BAEP神经电位,随着声音刺激逐渐降低,BAEP神经电位波峰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诸波中Ⅴ波最后消失。临床中通常以能引出Ⅴ波的最小声音刺激为反应值。本研究对照组受检者BAEP测听值低于轻度和中度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A阈值与BAEP存在正相关关系,r = 0.670(P < 0.05),与孙杰等[6]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临床中检测BAEP可用于职业性噪声聋的辅助诊断。众所周知,BEAPⅠ波可以反映耳蜗的神经功能,本研究三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Ⅰ~Ⅴ峰间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Ⅰ波为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即耳蜗功能受到损伤。

    40 Hz AEP是脑干潜伏期的听觉稳态反应电位。韩德民等[7]认为,40 Hz AEP可客观地较好地反映语频率的听阈值。方新[8]通过对比研究,于国内首次提出将40 Hz AEP作为临床中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指标。梁晓阳等[9]采用40 Hz AEP评估72名噪声工作工人,结果显示500 Hz和1 000 Hz的纯音听阈正常时,其40 Hz AEP值差异有显著性(P < 0.01);当纯音听阈提高时,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听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梁晓阳等[9]认为40 Hz AEP能够客观地、更准确地评估言语频率的真实听阈。本研究显示,对照组40 Hz AEP测量值与轻度聋和中度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内PTA值与40 Hz AEP测听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TA阈值与40 Hz AEP测量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40 Hz AEP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言语频率阈值。

    总之,我国目前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主要依据言语频率的纯音测听阈值,其结果多受受检者主观因素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ASSR、BAEP和40 Hz AEP可更客观和准确地评估受检者真实听阈,可避免主观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倩玲,刘移民,杨爱初,等.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39-2041.

    [2] 张倩,高下.噪声性聋预防机制的最新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106-3107.

    [3] 王涛,华清泉,黄治物,等.多频听性稳态反应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纯音听阈的探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3):156.

    [4] 周峰,刘薇薇.耳声发射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中的意义[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7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