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137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陈小磊 吴春辉 李建赤 唐迎春 徐自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不良反应统计

    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症状,经药物的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对照组未出现该现象,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此前的研究和文献报道对术后DVT的发生大多基于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而对髋周骨折术后发生DVT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2]。通过我院的观察研究发现,髋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较高[3],尤其是术后前3天为DVT发生的高峰期。其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西医界认为,骨折导致静脉壁损伤、术后制动导致血流缓慢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我院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髋周骨折的患者由于手术麻醉、术后卧床、术中软组织损伤、高血脂等原因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形成血栓,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疼痛等DVT的症状。本病综合分析后可归属于中医的“脉痹”、“股肿”等范畴。本病多由手术、创伤、产后、久病卧床等原因导致气虚血瘀是基本病机特点[4]。“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伤则血行不畅,血行缓慢,以致瘀血阻于脉中。在治疗中,活血化瘀是关键。丹红注射液由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红花经化学提取后制成的复方注射液[5]。丹参为主药,红花为辅药。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通血络,散瘀结,是为活血化瘀之要药;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二药药性相近,相辅相成,加强了祛淤生新的功效。而现在的临床药理研究表明:①丹红注射液具有抗凝、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及改善微循环、降血脂等功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6]。②低分子肝素通过与抗凝血Ⅲ及其复合物,加强对X因子和凝血酶的抑制作用。③此外,还能促进组织纤维蛋白酶激活剂(t-pA)的释放,发挥纤溶作用,并保护血管内皮,增强抗栓作用[7]。在该抗凝系统中,IPC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滞留,同样降低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8]。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预防髋周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起到了相互协同的作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又没有明显增加出血的风险,从而有效地较低了髋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家人的负担,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本研究发现,在发生下肢DVT的患者中以老年人、肥胖、少活动、创伤较重的患者多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要注意发生DVT的其他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如老龄、创伤、手术时间、吸烟、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等。选择患者时应选择年龄段相当的,如老年人或中年人,及适当的体重范围等,以减少研究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3):70-72.

    [2] 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19-822.

    [3] 谭加群,梁江声,李建赤,等.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2):137-142.

    [4] 程生赋,杨力.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4(19):63.

    [5] 冯月娟,王灿灿,何文波,等.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16.

    [6] 唐进法,李学林.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2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