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480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陈麒麟 吴相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50例因掌骨干骨折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患者(微型钢板组)采用切开复位行微型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60例(克氏针组)采用经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行克氏针固定术。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TA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微型钢板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6±1.5)周,明显短于克氏针组(8.4±1.3)周(t = 3.241,P < 0.05)。根据两组患者的TAM评分,微型钢板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克氏针组(70.0%)(χ2=7.135,P < 0.05)。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在微型钢板组和克氏针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微型钢板治疗掌骨干骨折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较克氏针术的疗效更佳,且骨折愈合时间短,优良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掌骨干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c)-0057-03

    掌骨干骨折是临床上手外伤导致的最常见骨折之一,该病多为直接暴力打击或间接暴力,如摔伤等导致,以第五掌骨干发生最多见。一般而言,掌骨干骨折类型多为长斜型或横断型,其中,长斜型骨折由于骨折断端的斜坡面较大,复位后对位较难保持,极易随时间的发展而出现患指短缩,甚至骨折端向背侧成角,而横断型骨折则容易出现骨折端向手背侧成角[1],较差的预后严重影响了患者劳动能力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成功地完成骨折复位和固定并使手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常采用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闭合性骨折,而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开放骨折病变,但是研究表明,以上两种治疗措施均难以达到理想的维持骨折稳定的效果[2],对患者术后关节的早期恢复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90例掌骨干骨折患者,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由于掌骨干骨折而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不包括关节内骨折及拇指骨折患者等) 150例。其中,90患者采用了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式,即微型钢板组;其余60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式,即克氏针组。微型钢板组中90例患者,年龄14~47岁,男74例,女16例,10例患者为斜形骨折,30例患者为横形骨折,34例患者为螺旋形骨折,16例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克氏针组60例患者,年龄13~49岁,男46例,女14例,12例患者为斜形骨折,18例患者为横形骨折,24例患者为螺旋形骨折,6例患者为粉碎性骨折,且24例患者采用了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36例患者采用了手法复位克氏针闭合固定。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行臂丛麻醉,并于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伤口,可以直接进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辅助切口,闭合性骨折选用背侧方纵型切口或弧形切口。骨折暴露时,应高度注意保护骨膜、伸肌键以及周围支持组织,并尽可能不损伤关节囊,除非为干髓部或关节内骨折可适当切开关节囊。若患者伴血管、肌键、神经等损伤则均行一期修复手术。微型钢板组患者所选用的钢板,主要是由骨折类型、部位等因素来决定的。其中,对与横行骨折而言,采用4孔卫星钢板固定,使用5孔或6孔板固定斜形骨折;克氏针组患者选用直径1.5 mm左右的三棱针尖普通医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并嵌入皮下。

    微型钢板组患者于术后3 d即可进行适量锻炼,对于有肌腱损伤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关节训练,在手术半个月后,适时增加关节的锻炼强度,并定期随访。克氏针组患者均采用外固定制动1个月左右,待影像学诊断证实患者为骨折愈合后可取出克氏针并进行适量的主动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侧手指的总主活动度(TAM)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制订的TAM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其中优:250°~270°,良:190°~249°,差:<19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TAM评分比较

    对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为2~15个月,平均4.8个月。微型钢板组患者愈合时间为4.8~7.4周,平均(4.6±1.5)周;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3~9.2周,平均(8.4±1.3)周;经统计学检验,微型钢板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克氏针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241,P < 0.05)。根据两组患者的TAM评分,微型钢板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克氏针组患者(7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5, 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微型钢板组无骨延迟愈合、骨不连情况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