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358004
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李改 赵玥 杨娜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方法 以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为研究组,以不伴有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或TIA患者96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查两组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内-中膜(IMT)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评价斑块的位置、形态、回声、数量及大小。超声诊断两组颈动脉是否有狭窄及狭窄的部位、程度和数量。 结果 研究组颈动脉IMT增厚、颈总动脉及颈动脉球部斑块的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研究组颈内动脉斑块的发生率、颈动脉斑块的形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研究组颈动脉狭窄累及66条,对照组累及20条,两组比较有差异(P < 0.05)。两组累及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狭窄的血管数目比较无差异,累及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数目比较有差异(P < 0.05)。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的回声、形状、部位、是否导致颈内动脉狭窄及狭窄的程度与数量有关。颈部血管超声能更快、更准确地评价颈动脉斑块的超声特征。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超声;缺血性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a)-0048-03

    缺血性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断能降低脑卒中的危险度。颈动脉位置表浅,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并探讨它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以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共计224条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为研究组,男62例, 女50例。年龄38~81岁,平均(59.5±21.5)岁。临床表现头晕61例,肢体活动无力48例,肢体麻木19例,语言不清17例,头痛8例,意识不清3例。另外随机选取以脑梗死或TIA入院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共计192条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作为对照组,男55例,女41例,年龄37~88岁,平均(62.5±25.5)岁。临床表现头晕50例,肢体活动无力26例,肢体麻木13例,语言不清7例,头痛4例,意识不清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所伴有临床表现、心及脑血管病公认危险因素数量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采用GE Logiq7型彩色超声仪,线阵与凸阵探头联合应用。患者仰卧位,从颈根部向上连续地扫查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的横断面和纵断面,观察各条动脉内-中膜(IMT)是否增厚、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部位及超声特征(回声、大小、形态);然后观察多普勒血流频谱,取样容积的大小为2~4 mm,置于管腔中央,距分叉部近端约1.5 cm处及远端1.0~1.5 cm处,声束尽量与血管平行,声束线与血流方向夹角≤60°,测量各条血管的血流速度与搏动指数。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的判定

    颈动脉IMT无增厚(IMT<1.0 mm),颈动脉IMT增厚(1.0 mm≤IMT<1.5 mm)。斑块表面的纤维帽至血管外膜前缘的垂直距离≥1.5 mm判定为斑块形成;确定斑块的位置(位于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或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规则型或不规则型)、斑块的回声(均匀的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及不均质回声)、斑块的数量(单发或多发)及斑块的大小[1]。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参考2002年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规定:①狭窄<50%:峰值流速(PSV)<125 cm/s,舒张末期流速(EDV)<40 cm/s;②狭窄50%~69%:125 cm/s230 cm/s,EDV>100 cm/s;④闭塞,无血流信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动脉IMT的特点

    研究组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分别为37.50%(84/224)、41.07%(92/224)、40.18%(90/224);对照组分别为38.02%(73/192)、41.15%(79/192)、33.33%(64/192)。两组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1、0、2.08,P > 0.05)。

    2.2 两组不同部位的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

    研究组颈动脉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与不均匀回声斑块的发生率为16.94%(38/224)、13.84%(31/224)、14.29%(32/224)与3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5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