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57510
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的吸痰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罗衬章 周兰英 周爱春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吸痰在气管切开呛咳有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1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实验组采用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吸痰后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鸣音、呼吸困难情况。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前SpO2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后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实验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对照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实验组吸痰后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鸣音、呼吸困难人数、3 d后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后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气管切开;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139-0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有利于彻底吸尽气管深部痰液,防止肺部感染,增加氧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但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6%~66%[2],积极地采取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是重中之中。2008年9月~2011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110例,并对其两种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11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呛咳有力未用呼吸机伴意识障碍(浅昏迷)并且痰液多而稀薄,吸痰后仍能听诊到痰鸣音。随机将11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32.00±1.86)岁。实验组55例,其中,男40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平均(30.00±1.74)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实验组采用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吸痰时都要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协助排痰。

    1.2.1 吸痰时机的选择 以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从气管导管口可看到分泌物,听诊有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患者咳嗽和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作为吸痰指征。

    1.2.2 吸痰管的选择 对照组选择吸痰管,一般使用长度在40~50 cm,直径为导管内径的1/2,并有侧孔的硬度适中的吸痰管,实验组采用10号一次性吸痰管接负压吸引器,插入深度以将吸痰管插入至有阻力后再上提2~3 cm后打开负压吸引为宜。

    1.2.3 检查吸引器性能 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在壁挂吸引接头上接好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正常,用生理盐水试吸引力,检查导管是否通畅[3]。

    1.2.4 两组吸痰前均吸氧 两组患者在吸痰前均给予常规翻身、拍背、雾化及灭菌注射用水润滑吸痰管。给予5 L/min氧流量5 mim,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后,呼吸功能减弱,容易造成血氧饱和度减低,所以术后要持续中流量吸氧。应从气管切开处给氧,并且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如有下降应立即加大氧流量,并查找原因。吸痰可引起低氧血症、心律失常、低血压的发生,故吸痰前后均应给予预充氧。

    1.2.5 两组吸痰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内套管 8~10 cm,并慢慢向上提拉,左右旋转,遇到分泌物时稍做停留,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施加不超过15 s,连续吸痰不超过2次,切忌上下抽吸,防止气管黏膜损伤,禁止吸痰管在刚插入和退出时段使用负压,避免造成吸痰无效,对于放置脑室引流管患者,要特别注意吸痰前将引流管夹闭,避免引起颅内压升高再次出血,吸痰间隔时间视患者病情而定[4]。实验组采用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法:按上述对照组吸痰法吸痰后更换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并将其轻轻插入气管套管内至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再将吸痰管向后退出2~3 cm,使吸痰管留置于气管内套管中,并用胶布将吸痰管的外端固定于气管套管周边,接上已调节好负压的中心吸引器,每4小时更换一次吸痰管。

    1.3 负压选择

    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黏膜,压力过低使痰液吸不尽, 对照组给予负压0.04 mPa,实验组为0.01 mPa。

    1.4 观察指标

    ①呼吸频率:每次吸痰后准确记录患者呼吸频率;②刺激性咳嗽:记录每次吸痰后患者刺激性咳嗽次数或持续时间;③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每次吸痰后观察吸出的痰液是否伴有血液并记录;④痰鸣音:吸痰后听诊器听诊是否有痰鸣音并记录;⑤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通过SpO2监测仪,观察吸痰后SpO2指数并记录;⑥呼吸困难的观察:吸痰后观察患者口唇、指(趾)甲发绀情况,有无鼻翼煽动并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