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4578
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行氩氦刀治疗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李盼盼 徐艳 蒋志红 冯华松 张志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1.2.3.3 发热 可在术后当日或次日出现,持续3~5 d,多为冷冻后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致热源,引起吸收热所致,体温一般在37.0~38.0℃。因患者大量出汗,鼓励其多饮温热水,每日摄入量不少于3000 mL,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体温超过39.0℃排除感染者可给予退烧药物、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肺癌目前已成为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全球范围内有135万新发病例,并导致118万人死亡[9]。氩氦刀靶向治疗系统是多探头、高精确度、快速冷冻急速复温的手术系统,使肺癌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给中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难以耐受手术和其他疗法失败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CT引导下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以其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安全、并发症少、患者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护理干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和不利于康复的行为,促使患者康复的一种护理方法[10]。护理工作已不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护理操作,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和个体差异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这是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肺癌患者大多伴有咳嗽、憋喘、疼痛等不适,既迫切期望出现奇迹,又担心疗效不理想和发生不良反应,再加上患者是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所以患者往往思想负担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心理焦虑和抑郁会降低或抑制机体免疫机能,提高致癌因子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