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468016
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途径应用于新生儿的效果对比及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5日 明静
第1页

    参见附件(3341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途径在新生儿应用的效果对比,以寻求最佳置管途径。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PICC置管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上肢静脉)和观察组(下肢静脉),每组各60例,对两组出血量、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以及置管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25.0±10.0)min比(35.0±12.0)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83.3%比66.7%),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降低(6.7%比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出血量、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下肢静脉PICC置管较安全、可行,可尝试性常规选取。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置管途径;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116-03

    近年来,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用于新生儿、及低体重儿的刺激性药物输注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的疾病治疗[1]。PICC置管途径可以从上肢静脉,或者下肢静脉,新生儿上肢静脉穿刺,存在暴露不充分、送管时对体位要求较严格等缺点[2]。本研究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生儿采用下肢静脉PICC置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120例PICC置管新生儿 ......
------
    明静 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途径在新生儿应用的效果对比,以寻求最佳置管途径。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PICC置管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上肢静脉)和观察组(下肢静脉),每组各60例,对两组出血量、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以及置管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25.0±10.0)min比(35.0±12.0)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83.3%比66.7%),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降低(6.7%比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出血量、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PICC置管较安全、可行,可尝试性常规选取。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新生儿 置管途径 疗效

    【分类号】R472

    近年来,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用于新生儿、及低体重儿的刺激性药物输注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的疾病治疗[1]。PICC置管途径可以从上肢静脉,或者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4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