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4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639358
倾力打造江西神经系统领军团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29期
     记者了解到,该学科的带头人吴晓牧副院长及张昆南主任均为博导,高幼奇、曹文锋、谢旭芳、屈新辉、熊英琼主任均为硕导,近年培养了数十名研究生。科室成员兼任了中华老年脑血管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江西省神经病学分会主委、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吴晓牧来到该院神经内科后,与科室同事一起做了大量工作,改善了科室的硬件环境,同时派出多名科室人员到国内知名的大医院进修。脑血管的介入检查及治疗就是在吴晓牧教授的主持安排下,率先在省内开展起来的。因为做得早、做得好,不少地区及地市医院的医生都介绍病人来省人民医院检查治疗,使神经内科在治疗手段上有了新的突破,求医者络绎不绝。原来医生没有参与脑电图检查,仅依靠技师,脑电生理的诊断水平低,而且也没有动态脑电图检查,许多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难以确定。在协和医院学习的同事回来后,不仅使脑电生理的诊断水平得到了提高,还带来了原来没有开展的新技术。

    为了打造一流的技术团队,他们采取了广泛学习、加强交流的方法。从2004年开始,定期组织参加神经病学分会组织的“神经疾病沙龙”,并邀请了南昌市各个医院神经科的医生参加,大家一起对一些疑难病例进行探讨。参加这样的沙龙对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他们还“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的学科交流,与多家医院和科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吴晓牧教授说:“作为医院的特色专科,神经内科定期组织医生进行学术讲座,带领医生搞科研、写论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每周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并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目前,科室成员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百余篇论文,多项研究成果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他们多次主办了全省范围内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坚持每月开展“神经病学学术沙龙”活动,并出版了内部刊物《神经病学学术沙龙通讯》几十期。为了使基层医生也能有机会参加学术活动,吴晓牧教授还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免除了学员的会费及食宿费,为提高全省专科医生的学术水平做了大量工作。

    大医精诚,视同事、患者如亲人

    自2012年7月16日以来,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4楼神经内科亚专科门诊的病人逐渐增加,患者纷纷来这里找相关适应症的专科门诊。原来,该院新开设了11个神经内科亚专科门诊。

    目前,脑血管病及介入诊治、神经免疫病、痴呆、癫痫、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神经肌肉病、头痛、头昏、眩晕、睡眠障碍等亚专科门诊的开设,极大地提高了神经内科的专业细分,方便了病人对症就医,满足了江西省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诊疗需要。

    “把患者当亲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把患者当亲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神经内科医生查房的过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来自宜丰的病人因为脑部疾病而出现了行为幼儿化的症状,查房医生则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轻轻地抬脚、抬手,查完后还细心地帮病人把被子盖好。“这里的医生对待病人认真负责,问长问短,有问题随叫随到,这样好的医生是病人的福。”走在住院病房中,不少病人如是说。

    “病人的病情是复杂的,我们医生能做的、要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地治疗患者。”吴晓牧说,“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着想,视病人为亲人。与家属谈话、手术方案的制定、药品的选择、术中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处理、伤口的护理等等,我们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尽心尽力。”

    吴晓牧教授从到医院的第一天起,就成了每天在科室时间最长的人。身为院领导,本来他的办公室在行政楼,但是全院的同事都知道,到神经内科找到他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早上上班前半小时就来到科里,准时开早会。以前不少早上有些拖拉的科室人员看到主任每天都准时交班,很快都改掉了拖拖拉拉的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到了晚饭后,很多人又能看到吴晓牧教授在科里工作的身影——晚上来到科里看看有没有危重病人,已经成为他多年的习惯了。有一天晚班接班后,来了一个脑出血病人,已深度昏迷,病情十分危重。吴晓牧教授立刻穿上工作服,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阅读CT片,查看医嘱并进行修改。家属知道吴教授在休息时间还在看病人,感慨地说:“病人的情况我们家属心里都有数。看到你们对病人这么负责,我知道你们已经尽力了,无论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对医生感激不尽。”对有些重病号,只要吴晓牧来到科里,都会询问一下病情;实在抽不出时间,也不忘打个电话询问病人的情况。吴教授家离医院较远,但只要病人有事找他,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及时赶来。平时全省各地的会诊也不少,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欣然前往。有一次为了赶上第二天的工作,半夜3点多才回来;第二天一早,他仍照常上班。

    吴晓牧教授虽然事务繁忙,但对科里同事的关怀却心细如发。有一次,一位大夫的孩子发高烧,她必须带孩子去儿童医院看病,但当时那位女医生正在门诊值班,“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谁能顶班。吴教授知道后二话不说,叫她安心带孩子看病,自己去顶普通门诊。不知内情的人都很奇怪,神经科主任怎么亲自来上门诊了?知道的人都说,还是神经科的主任好,体恤下属。科里有的同事在工作中遇到些挫折,有了思想包袱,吴晓牧就主动找他们谈话,促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以轻松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有段时间,一位大夫因为与病人的对话语气生硬了些,被病人投诉。吴晓牧并没有不问清红皂白地批评他,而是到党办了解了实际情况后,既肯定他的工作,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并指导他如何改正。现在那名医生进步最快也最大,再也没有被患者投诉过。

    还有一名护士发药时没有核对清楚医生的医嘱,使病人多服了几片药,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这也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事故。这个事件被发现后,全科同事心里忐忑不安,认为出了这样的差错,真不知道副院长会怎样地大发雷霆。但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吴晓牧首先是对自己提出了自我批评。他认为首先是自己在工作上没有对大家做好监督,才出了这件事儿,他这个科主任应该第一个接受教训。在作了自我批评后,吴晓牧也没有一味指责谁的错误,而是要求大家都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神经科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医疗服务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专家简介

    吴晓牧,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江西省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任、江西省干细胞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人民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人兼机构办主任、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神经内科)负责人、原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兼任江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等。近几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曾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西省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西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及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赣鄱英才领军人物”等殊荣。 (王霞)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