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2988416
从古典文献看中医痰与肿瘤干细胞“干性”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第28期
     1.2 中医痰与肿瘤干细胞的“高致瘤性”

    现代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相对于一般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致瘤性[17-19]。在古代文献中虽无“肿瘤”一词的明确描述,但常常散见于中医文献中的“噎膈”“瘕瘕”“积聚”“肠蕈”“乳岩”等,均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认识的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痰”与肿瘤的关系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古代即有“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等有关肿瘤的发生与“痰”相关的论述;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卷之七·反喟噎塞,认为噎嗝(食管癌)是“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虑,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而生痰,痰则塞而不能,气由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内痈总论中认为“瘿瘤若初起时,则根散而阴痛,已成时,则坚强而痰嗽,已溃时,则流血水,肿仍不消,痛仍不止,皆为逆候,再溃后,肿硬更增,败腐不脱,涴气恶心者,死”。《素问》论述大肠癌病机时谈到“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痰”具有易聚性,黏滞易阻塞成块,与肿瘤干细胞的高致瘤性相似。

    1.3 中医痰与肿瘤干细胞的“强耐药性”

    肿瘤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