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103476
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抗血栓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28期
     [Key word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ntithrombotic;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Application value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遍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死。目前笔者选择腹部注射,由于腹部皮下脂肪多,毛细血管相对少,皮下注射面积大,温度恒定,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的影响,便于操作,特别适宜需卧床的患者。临床上所用的低分子肝素属于是一种肝肾分解或者是降解物,半衰期较长,分子量较小,毒副作用较轻[1-2],除此之外,本药物还具有超强的抗血栓作用[3]。而低分子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则是此类药物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制剂,在诸多疾患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均有较广泛的应用[4],比如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心肌梗死。但有报道称,受患者个人体质、知识缺乏、联合应用抗凝药物以及护士操作不恰当等因素的影响,可降低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5]。除此之外,不恰当的操作还会增加患者出现皮下瘀斑、注射部位红肿瘙痒以及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对此,本文将以96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抗血栓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重点分析改良皮下注射流程在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接诊的住院患者96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