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102435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29期
     3 讨论

    心力衰竭可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最终结局,主要是指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的代谢需求,从而使机体组织灌注量不足,表现为肺循环及体循环静脉瘀血。该疾病通常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较高,原因是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在形态与功能方面发生着较大的改变,即出现了所谓“生理性老化”[10-11]。另外,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多个器官及系统均存在着改变,与此同时,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伴随着抗病能力以及各器官储备能力的明显降低[12-13]。另外,由于老年患者年纪较大,接受关于疾病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无法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同时也不能接受有效的治疗以及完善的体能与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因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后,不仅需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需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以最大的程度地发挥用药治疗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并改善预后[14-15]。现临床上针对心力衰竭较为常用的护理方法为指导患者常规卧床休息、制动,配合给予低流量持续性吸氧,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高血压,降低血糖、改善血脂以及纠正贫血等,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情,对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给予合理的选择,几类较为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