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27期
编号:13275321
郑梅生从脾论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探析(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27期
     3.2.4 治脾胃与振奋心阳并用 病至中后期,久病耗伤气血,气虚及阳则阳气虚损,心脾阳虚不能温通脉气。张伯臾言:“温邪时毒,伤人阴血津液为其常,阳气耗损为其变。”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以阳为用,心气虚日久导致心阳虚,心阳不振则下生水湿之气,症见心动悸、胸闷。《证治准绳》说:“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虚也,二者饮也,气虚者由阳气内虚,心下空虚,火气内动而为悸,血虚者亦然。”宜以健脾益气温阳为治则。此行病症,郑教授多用四君子汤为基础,佐以干姜,取其入脾胃,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又入心经,温阳通脉、回阳散寒。阳虚甚者,加入肉桂补火以助阳,然毕竟为辛甘大热之品,用量并不大。

    3.2.5 治脾胃与宁心安神并用 久病耗伤气血,心脾两虚,脾不生血、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志不宁。《灵枢·邪客》曰:“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景岳全书》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治当健脾养心安神。郑教授在四君子汤方中加用养心安神之药,常用酸枣仁、首乌藤,二药入心肝经,养心安神又益肝血养阴,气血阴阳得以兼顾。

    3.2.6 治脾胃与滋阴补肾并用 久病耗气加之后天失养,《慎斋遗书》中“诸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盖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得安,五脏受荫,脾气虚弱,将百病丛生。五脏之火、邪热久留化火不仅耗伤五脏之阴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