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3369
岭南针药相须流派李滋平对颈椎病颈痛的治疗经验(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4期
     1.2.2 注意针刺手法及深度、选穴数量及注射药量 进针手法方面,以单手、舒张进针手法较为常用,颈部进针深度不宜太深,以免伤及脊髓,远部可循经配合手三里、臂臑、曲池等,皆为阳经之穴,因项部居人之阳位,疏调阳经之经络气血对于项痹的治疗尤为重要,针灸重在调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去,注意针向病所,补泻手法以“泻”为主,针刺深度可适当加深,增加刺激量;选穴数量及药量方面,局部痛点穴位数量控制在4~6个之间,每次交替选穴,每穴药量为0.2~0.5 mL,如颈椎病初期,常选用新设、大杼、颈夹脊等,交替使用,隔日1次,一般3次为1个疗程,考虑到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另外李滋平教授着重强调进针时要做到快速而无痛,进针后与毫针刺法一样,同样强调“得气”,如获得类似酸麻胀的感觉;回抽无血后,缓缓注入药物,做到“进针快而注药慢”。此外要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过敏史,注射时要注意不能注入脊髓腔、关节腔、血管内。

    2 流派特色疗法

    2.1 颈肩部拔罐疗法

    临床上就诊的颈痛患者多以颈肩部僵硬感或发紧感为主诉,活动不灵活或活动时颈部有响声,触诊颈肩部肌肉多有紧张感,或局部有压痛。从经络角度分析,颈肩部为诸阳经所过之处,李滋平教授强调主要与督脉、膀胱经、阳明有关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