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48456
颈椎“椎骨错缝”触诊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7期
     张长江等[9]棘突偏歪存在三种情况:病理性棘突偏歪,代偿性棘突偏歪和发育性棘突偏歪。认为病理性棘突偏歪往往是长期病理状态下两侧肌力不对等,长期致使相应部位棘突偏歪,伴有局部肌张力增高及疼痛;代偿性棘突偏歪是局部已经有炎症发生,因程度较轻,自身可代偿性地缓解,已经存在棘突偏歪但疼痛不明显或没有临床症状;而发育性棘突偏歪则是先天骨性发育的原因导致的棘突不对称,节段性偏歪,一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可自行缓解,临床意义不大。因此在触诊棘突等骨性标志物时,一定要结合软组织等其他结构的触诊,但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

    韦贵康教授认为脊柱相关疾病往往伴随着棘突和椎体的偏歪,即“不正不通”[10]。首先先徒手检查判断“椎骨错缝”的情况,强调仔细检查包括错位的前后、左右,肌肉的粗细、松紧等。在此基础上对于脊柱的检查时将错位情况分为阴阳两种:认为错缝角度大、肌肉粗大紧张者为阳;错缝角度小、肌肉细小松弛者为阴。根据阴阳辨证不同来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运用不同手法的选择及选穴以求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1.1.2 脊柱周围软组织的触诊 椎旁软组织包括了肌肉,韧带等组织,是维持脊柱平衡的动力系统,即中医学“筋”的范畴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