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344179
TEG在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及监测缺血、出血事件发生中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第11期
     [Key words] Thromboelastograph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spirin; Clopidogrel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术后需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这是PCI术后防治患者出现再缺血事件的关键[1]。阿司匹林主要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途径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2]。氯吡格雷主要通过阻断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途径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有研究[3]显示,无论是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均易产生药物抵抗,故目前临床常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药物抵抗的作用,但冠心病PCI術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否需要常规血小板功能监测,一直存在争议。血栓弹力图(TEG)主要通过检测AA及ADP途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来判断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4]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