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209
编号:13494545
华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湿热毒证”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209
     两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目前认为,MPE的主要发生机制与肿瘤侵犯胸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的炎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纵隔淋巴管梗阻后淋巴液流体静压增高有关[12-13]。也有研究发现,VEGF在多种癌症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均有升高[14],提示MPE中VEGF水平与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采用局部治疗方法如闭式胸腔穿刺引流、胸膜固定术、胸腔内药物灌注治疗MPE具有一定疗效[15-17]。中医认为,MPE患者属于中医“悬饮”病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胸腔药物灌注治疗MPE属中医外治领域,外治又以“局部辨证”为法。清代王维德认为局部辨证当以“辨阴阳”为纲领[18]。因此,结合《内经》中对阴阳寒热的论述,MPE颜色为赤色、赤黄色,质地稠厚浓浊,气味酸腐臭移,局部觉胀满、发热,喜凉拒按,且积液生长迅速,应属“阳、热”证范畴,其发病由“湿、热、毒”所致,有此表现者当辨为“湿热毒证”。

    华蟾素注射液是蟾酥提取物经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19]。蟾酥性寒、有毒,具有开窍醒神、止痛解毒之功效[20],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晚期肿瘤[21],并且发现其具有收缩血管、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22-23]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