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生活指南》 > 2014年第6期
编号:12811809
探析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幸福生活指南 2014年第6期
     【文章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及新课改下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力求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和应试课堂的传统性和死板性,随着如今教育的主流,成为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并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和自觉思考学习的新型四有人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公民意识,从而让其对整个社会不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拥有健全纯美的人格和品性?上上之策就是用人格与情境来对其做出启发,培养其“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

    人格与情境;亲社会行为;影响

    0 引言

    上文提到,整个社会都欲把所有人,特别是学生培养为创新人才。然而新型人才首先是优秀知识基础与优良品德的结合体,思想政治教育说通俗些就是品德心性上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学生从思想根源上体会到并充分吸取中国传统美好品德中的“真善美”,并融入其中,从而有助于打造学生未来健全的人格和纯良的品性。亲社会行为换而言之就是带有积极含义的行为,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益处的行为。无论其大小。例如助人为乐、与人分享、在朋友伤心时给予安慰、受到他人赞美时展现出谦虚等等。这些都属于亲社会的范畴。亲社会行为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整个社会更加人性化和温暖化。亲社会行为是如今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其本身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理论,还没有进一步实现学术化。然而,亲社会行为就蕴藏在所有人的生活中,也更是所有人都利索能及的事情。然而,如何才能提升公民的自觉性,让其养成做出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呢?首先要为其创造良好环境,以激发其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恻隐之心,激发其做出亲社会行为的欲望,其次,加强人格道德方面的教育。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亲社会行为的促成因素之——优良人格

    1.1 如何培养优良人格

    众所周知,人们是否能够做出亲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道德素质的高低,且亲社会行为的欲望和能力需从小培养。故而,一定要将德育与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效果卓越。毋庸置疑,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科目是享有百科之母美称的语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