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755249
建立冠心病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若干问题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第12期
     摘 要:对建立冠心病阳虚血痰证动物模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冠心病;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7)12-017-02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且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据流行病资料统计,在我国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每年约有35~40万人,死亡15~20万人,占死亡病因的半数左右,且呈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属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范畴。为了更好地将中药、中药复方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我们运用病证结合的模式建立了冠心病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现就其理论基础进行如下探讨。

    1 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证”是中医的专用名词,指的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体现其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中医的“证”是动态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中医“证”的研究,希望以此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点,使中医证候研究能够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应用现代科研理念建立中医动物模型的发展,在中医病证结合复合造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①基础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稳定、可靠、可重复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②少见对中医证候从定位、定性上升到定量的客观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及科学分析;③很难筛选出对某一病证独具特异性的客观指标[1]。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确立相关客观指标对其进行特异性检验,仍是目前证候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

    2 冠心病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2.1 冠心病动物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应用现代医学动物造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冠心病动物模型。首先,采用高脂饮食造成大鼠AS模型,再对大鼠注射大剂量脑垂体后叶素(pit)造成MI模型,使冠心病的两种最基本的病理改变――AS和MI同时体现在同一动物模型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