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754812
中医教学方法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3期
     摘 要:中医教学的质量影响到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关乎中医的前途与命运,而教学方法是否妥当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本文试就中医教学的方法作一些思考,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中医;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近年来,中医的科学性及现代化等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这种争鸣已超越医学领域了。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某些中医圈内学者对中医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或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不科学)”、“中医是形象思维”、“中医是自然哲学”[1];或认为“目前肩负我国12亿人口医疗保健主力的是西医而不是中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医学术本身的落后” [2]……面对这些说法,作为中医一分子的你作何感想呢?笔者无意与之辩论。但疑感的是,操这些观点的人实际临证水平究竟有多高、对中医的理论研究有多透呢?

    刘力红教授说:“老一辈的中医家没有什么临床与理论之分,当然的理论家就是当然的临床家,而中青年的这一辈老师,理论临床已然泾渭分明。搞理论的对临床没有探究,更谈不上丰富的经验” [3]。故一些人在论述中医的问题时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其实不少纯属臆测,不见得能治好几个病;而老一辈中医家以临床验证理论,以理论指导临床,不断地总结提高,故其文章多为经验之谈。相比之下,现在一些动辄指摘中医不科学的研究者,未必有多少真本事。很多中医院校五(七)年毕业的学生理论水平看似不错,其实却未必能治好几个病,不知把中医的思维丢到哪去了?邓铁涛教授谓之为“泡沫中医” [4],邓老认为“中医硕士”、“中医博士”都有了,唯独没有“中医”。中医界“中年中医成才太慢,青年中医改行较多。在校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一直是困扰中医教育的大难题[5]……这不禁令人深思:中医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学方法不当可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就教学方法作一些不成熟的探讨,提出自己一些建议。
, http://www.100md.com
    1 重新回归师带徒模式,注重跟师临证

    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主要是师带徒,讲究言传身教。重视理论与临证紧密结合,重视经典的背诵与运用。这样往往学得很扎实、灵活。纵观历史,这种师带徒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是最多的,往往是名师出高徒。如长桑君带出了扁鹊;张伯祖带出了张仲景;张元素带出了李东垣,李东垣又带出了罗天益;近代丁甘仁氏又培养出了很多中医大家如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等……而现在的中医院校,其规模之大远非昔日所能同日而语,教育普及程度也大为提高,但质量却严重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间缺少沟通,活动空间大多局限在固定地域,满堂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思维能力趋于僵化。而很多学生以死记硬背,埋头题库,获得考试高分为能事,不念求经旨,博极医源。

    另一方面,课堂所学未能及时在临床上验证,很少有足够时间跟师临证,很多东西只是走马观花,如何能把所学的活用呢?这种课堂与临床分离,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辨证思维的缺失和临床能力的下降,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铁杆中医。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若什么都要到见习、实习时才真正跟师临证,岂不晚乎?况且见习、实习时西医成分又占了很多,真正的中医临证有多少时间呢?
, 百拇医药
    由此可知,当代中医院校学生中医临证水平之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实为理论与临证脱离所致。然而,我们教学却很少为学生创造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机会,如学中医诊断学只是短短的一个学期,其中诊脉只是对着脉诊议,岂不闻古人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脉经》语),没有长期的练习和领悟,岂能达到心灵手敏,探其理致呢?先人不辍临证,尚觉诊脉之难,未能接触病人,何异于纸上谈兵,怎能深刻感受其精妙之处呢?而舍证舍脉之情况复杂难辨,岂能不多临证呢?故接触几个病人为之切脉,比感受十次脉诊议更有意义。同理,观察几个病人的舌象,聆听老师分析医理,比看几十次图片更有价值。因为通过自身体会,往往更为直观深刻,学习效率和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可惜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却忽视了这些。邓铁涛教授强调要早临证、重跟师,学以致用,令人深思。若能安排学生长期跟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学习,类似于私下跟师,这样便接近了师带徒的内涵了,更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

    2 重视文史哲等传统文化修养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一脉相连,如果忽视漠化了她的文化源头,中医便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故古往今来,凡为大医者多是“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类经序》)之人。其中不乏在文学艺术上有高深造诣者,如清温病大家薛雪同时又是诗人,著有《一瓢诗话》;清妇科大家傅山同时又是文学家、书法家。近代著名医家恽铁樵,同时也是文坛大师,国学功底极为深厚,文名甚至盖过医名。其他名医国学深厚的不胜枚举。由此可知,传统文化是成为高水平中医的基础。古人言“文是基础医是楼”;又言“秀才学医,笼里捉鸡”,可谓是一针见血!历代名医成才之道不乏有师授家传的,但主要还得靠自己领悟。而领悟的首要因素便是国学基础深厚。而很多自学成才的名医靠的正是深厚的国学基础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如金元时代的张元素,清代的徐大椿,近现代的恽铁樵、肖龙友、岳美中、刘赤选、何炎燊等都是凭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发愤自学成为中医大家的。没有过硬的古文基础,如何攻读古医书,尤其是领悟《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经典的奥旨呢?而历代名医都是在精究经典的基础上有所发挥的,而现在学中医的人很多尚未深究经典,如何提高临证水平呢?又谈何发展中医呢?纵观时下中医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理科出身,传统文化基础偏弱,其先天不足是制约学好中医的一大因素。
, 百拇医药
    邓老说:“过去中医重视文史哲的素养,故文化水平较高的医家往往被称为儒医”,“重视文史哲修养的建议,是先进而不是落后的” [6]。邓老还曾让他的研究生报到前精读《古文观止》上的文章,何其有见地!现在怕的不是学生不用心于西医,而是怕不用心于中医;怕的不是不学数理化,而是怕不学文史哲……而中医院校却很少重视文史哲,反倒设置很多理科科目,甚至一些与中医没有太大联系的理科,让人疲于应付,如何保证足够的时间钻研中医呢?难怪路志正教授说,现在的中医院校,五年里真正学中医的时间还不到二年。可想而知,如此五年(七年)出来的中医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故大一时多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让文史哲的学习贯穿于整个五(七)年教学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何其重要啊!

    3 调整中西医比例,加大中医的分量

    现在的中医院校中西医课程的比例几乎是1∶1,难以突出中医的特色。而中医难于精通,西医易于上手,初学者容易受西医影响,从而难于培养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且见习、实习时,不少老师强调西医的重要性,使学生中医临证方面未能深入,西医却惯于先用,如何能学到中医的精髓呢?有评论言“中医五(七)年只是打下基础,毕业后西医先用上,中医是一辈子的事,慢慢学习吧。中医是越老越有前途,中医是六七十岁才有作为的”。此等悖论,何异于枉自菲薄?其实是一种惰性,一种对中医学习的不自信,难道中医要到两鬓斑白才有作为吗?这样岂不浪费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吗?岂不闻历代很多名医却在青年就医学精湛,名动一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过是经验和医技更上一层楼罢了。如滑寿著《十四经发挥》时才27岁,徐春甫著《古今医统》时才36岁,赵学敏著《串雅内外编》时才29岁,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时才47岁,唐容川著《血证论》时才21岁……这些流传至今的名著皆是青壮年时写成,可见先辈成才并非皆是至老方有所得。又如近代中西汇通的大家张锡纯20多岁时临证造诣已令人叹服,年轻时自创理痰汤,连当地名老中医都赞叹其后生可畏,将会成为一代名医,张氏后来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这一影响至今的著作也是壮年开始;蒲辅周先生15岁继承家学,18岁开始独立应诊,20多岁即闻名川北;岳美中先生1925年(25岁)自学中医,一年多竟治好了自己的肺结核,1928年即治愈了很多连当地名医都感束手无策之病,闻名一时……, http://www.100md.com(张少聪 李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