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9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1751215
消痤宁乳膏的药效学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陈 颖
第1页

    参见附件(1576KB,3页)。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上海 200060)

    摘 要:痤疮为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达15%以上。青春期男女,可有不同程度的皮损,其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疤、囊肿、结节,并可见瘫痕形成。病情较重者需要治疗,然而迄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寻找治疗痤疮的有效药物,成为皮肤美容方面的热门课题之一。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消痤宁乳膏中主要有效成分克林霉素和甲硝哇的含量,并拟定其质量标准草案,进行药效学研究。

    关键词:消痤宁乳膏;痤疮;药效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019-02

    1 材料

    1.1 动物

    昆明小鼠(KM),体重18~22g,雌雄各半;新西兰大白兔,体重1.5~2.0kg,均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普通培养箱、厌养发生袋、厌养发生罐、病理图像分析仪、玻璃涂棒。

    1.3 试剂

    氧气指示剂、营养肉汤、厌养肉汤、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消痤宁乳膏、巴豆油、琼脂粉、营养琼脂、浓媒焦油溶液、维胺酷维E乳膏。

    2 方法

    2.1 消痤宁乳膏的体外抗菌实验

    2.1.1 药物的配制 取适量的消痤宁乳膏,精密称量,吐温-80溶解,灭菌的营养肉汤稀释,经无菌的0.22 μm过滤器过滤除菌后,无菌的营养肉汤进行对倍稀释法,配制成浓度为0.003~6.25mg含药培养液。

    2.2.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和杀菌实验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分别从斜面培养基接种到肉汤培养液中,置于普通的培养箱35℃培养16~18h;用麦氏标准比浊管调整菌液浓度为1.5×108gCFU/mL,无菌的生理盐水稀释成1×106CFU/mL备用。分别取上述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0.1mL分别加至1mL,含不同浓度药液的试管中于培养箱35℃培养24h后观察有无浑浊,以不出现浑浊的最低浓度为观察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依次取未浑浊的各管培养物0.1mL分别加入无菌的培养皿中,用玻璃涂棒均匀地涂布,倒置于培养箱35℃培养24h,菌落数小于5个的平板中所含最低药物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MBC),共做3次平行实验。

    2.2.3 对痤疮丙酸杆菌(P.Acne)作用的研究 用上述方法将药物配成 4.9~625μg/mL含药浓度培养液。将P.Acne在35℃厌氧发生罐中进行厌氧培养48h,用无菌的生理盐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取菌液0.1mL加入到体积为1mL的不同浓度的无菌药液的试管中。置厌氧罐中35℃培养48h,用氧气指示剂来指示厌氧罐内的氧气含量(当氧气的浓度大于0.5%时,氧气指示剂由紫色或紫红色变成蓝色)。观察有无浑浊,以不出现浑浊的最低浓度为观察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依次取未见浑浊的试管的培养液0.1mL分别加入到含有6%羊血的厌氧培养基中,用玻璃涂棒将液体均匀地涂布在平皿表面,倒置厌氧罐中,在35℃进行培养48h,平板上菌落数小于5个的平板中所含最小药物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MBC)。

    2.1.4 对照管 配成含1%吐温-80的培养液、含菌液的吐温-80培养液,含基质的培养液、含菌液的基质培养液,含药的培养液以及含菌液的培养液对照管,观察各对照管是否有细菌生长。

    2.2 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炎症的影响

    将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18~2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基质组、维胺酷维E乳膏(1次/d)、消痤宁乳膏高剂量组(2次/d)、消痤宁乳膏低剂量组(1次/d)。将药物涂于小鼠右耳廓,左耳作对照,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后1h,用温水洗去药膏,将2%巴豆油混合致炎剂(2%巴豆油、20%无水乙醇、5%蒸馏水和73%乙醚)0.05mL涂在各组小鼠右耳廓以引起炎症。致炎4h后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左右两耳,6mm打孔器将双耳相同的部位等面积打下圆耳片,用电子天平称重,以右耳片重-左耳片重之差为肿胀度,比较组间差异,来评价药物对巴豆油混合致炎剂所致耳廓炎症的影响,用下面公式并计算用药组肿胀抑制率。

    抑制率=基质空白组肿胀度-实验组肿胀度基质空白组肿胀度×100%

    2.3 对兔耳实验性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

    取新西兰白兔30只,第一组6只为正常组,不涂任何药物;余下24只家兔,在左右耳内侧面耳管开口处ZcmXZcm范围,每日涂煤焦油1次,每次0.5mL,连续2周。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局部外涂赋形剂,2次/d),消痤宁乳膏高剂量组(局部外涂消痤宁乳膏,2次/d)、消痤宁乳膏低剂量组(局部外涂消痤宁乳膏,1次/d),阳性对照组(维胺酷维E乳膏,2次/d),连续用药2周。每日除给药外,应肉眼观察局部给药处皮肤的变化:耳厚薄、硬度、粗燥程度、毛囊口有无黑角栓等。末次给药后24h,用温水洗去药膏,取下每只兔耳基本相同的部位皮肤(全层),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并进行显微照相观察组织学变化。

    组织学判定标准:“0”为无粉刺;“+”为毛囊漏斗部可见少量致密角化物质;“++”为毛囊漏斗部可见中等量致密角化物质,并向皮脂腺延伸;“+++”为扩张毛囊内有广泛的角化物质,与人类开放性粉刺相似。

    2.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用±s表示,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消痤宁乳膏体外抗菌作用

    (1)对照管细菌生长情况结果见表1。

    注:-:无细菌生长;+:有细菌生长

    说明吐温-80、培养基液和含药的培养液都没有被细菌污染,细菌分别能在培养液和含吐温-80培养液中正常繁殖。

    (2)抗菌作用。

    表2 消痤宁乳膏的体外抗菌作用

    菌种MIC(mg/mL)MBC(mg/mL)

    含黄色葡萄球菌0.0240.048

    白色葡萄球菌0.0060.098

    痤疮丙酸杆菌0.0200.156

    结果表明,消痤宁乳膏对痤疮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3.2 消痤宁乳膏对小鼠耳廓炎症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见表3所示,低剂量组可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小鼠耳片的肿胀;高剂量组对小鼠耳片肿胀抑制率达41.18%;阳性对照组对小鼠耳片肿胀抑制率为23.53%。

    表3消痤宁乳膏对小鼠耳廓炎症的抗炎作用

    菌种肿胀度(mg)抑制率(%)

    基质空白组18.1±2.70

    维胺酯维E乳膏14.4±1.2*15.29

    消痤宁乳膏低剂量13.0±2.7*23.53

    消痤宁乳膏高剂量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7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