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466489
收音机的回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6期
     曾几何时,收音机是大部分百姓了解国家大事的唯一渠道,是普通家庭难以企及的贵重电器。它一度左右着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如今却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一个收音机的价格可买座别墅

    无线电广播首次引入中国,大概是在1923年。这年1月,《大陆报》和中国无线电公司把无线电广播引入中国,正在为中国未来呼号奔走的孙中山通过电台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无线电团结全国力量的巨大潜能。“吾人以统一中国为职志者,极欢迎如无线电话之大进步。此物不但可于言语上使全中国与全世界密切联络,并能联络国内之各省、各镇,使益加团结也。”

    1927年,中国第一家民营广播电台“玻璃电台”在上海南京路新新公司顶楼建成。之所以称为“玻璃电台”,是因为整间屋子都是用玻璃幕墙围起来,外面就是人群熙攘的游乐场。怎么广播,怎么掌控机器,怎样播报新闻,全被看得一清二楚,这在当时非常轰动。

    新新公司之所以开办玻璃电台,其目的是为了推销自制的矿石收音机。那个时候的收音机是罕有之物,只有达官贵人或者工商巨贾才可能拥有,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那时的收音机,价格也高得吓人,相当于买一座别墅的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