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465893
被误读的美国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许多人出于对国内教育的失望,把目光投向外部,非常推崇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经常建议用美国的教育模式取代现行的教育模式。这本来无可厚非,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值得他人学习借鉴的地方。自二战以来,美国的教育成功取代欧洲,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学生,自有其非比寻常之处。但我认为,推崇应当建立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必须依赖于本国具体国情。否则,单纯盲目的移植必然会导致南桔北枳,而且会丧失宝贵的时间和信心。在我看来,我们对于美国教育还存在诸多误读之处。

    第一种常见的误读是,美国的学生不太用功读书,而我们的学生都是书呆子。

    据说,有些人去美国的中学转了一圈,得出结论说,美国的教育是快乐教育,学生不做作业,课业负担很轻。而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每天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因此,中国的中小学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学习时间,难度应当尽可能低,课本应当尽可能薄。尽管我不懂基础教育,但我却接受过基础教育,我总觉得这个结论违背了基本的常识。我们每个人很小的时候都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付出很少却收获很多的事情呢?天上怎么可能白白掉馅饼呢?这不符合常理。后来经过实地考察,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美国的学校分为私立和公立两种。在最好的私立学校,学生学习的辛苦程度一点也不比中国学生轻,他们每天也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学校里的竞争一样很激烈。但是质量比较差的公立学校就完全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