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465909
说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2期
     “凡偷必坏”,这是认识上的片面、绝对。

    其实,偷有很多种。这里说的偷,既不是指撬门入室,秘密偷盗他人财物的偷,也不是指玩弄手段,沽名钓誉偷天换日的偷,亦不是指精神坍塌,得过且过苟且偷生的偷。这些偷,可憎可恶。这样的偷,皆小人庸人所为。这里要特别说的,是那些值得称道、值得提倡的偷。

    你知道吗?就是名人大家,也有偷的呢。且看:“偷闲何处共寻春”、“官事无了须偷暇”、“将谓偷闲学少年”、“相逢有味是偷闲”、“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些句句言及之偷,便是历史上诗坛政坛中白居易、欧阳修、程颢、苏东坡、李涉等名流之偷。他们的“偷”,是没有秘密的偷,是公开吟唱的偷。他们偷的,绝不仅仅是“闲”,而是怡情雅兴,是生活的充实,劳逸的调节,情趣的升华,友谊的畅叙,时间的把握,压力的缓解,是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样的“偷”,当然就值得称道,值得提倡。

    我很喜欢人们话语中的“偷偷”一词,我更爱鲁迅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是的,能躲开尘世的喧嚣,妙对人事的纷繁,远离利禄的缠绕,偷偷地亦即静静地读书求知,静静地辨析世事,冷静地反思自我,潜心地修身养性,正是人生的超脱、清醒、递进和成熟。这样“偷”的,古今都大有人在,这样的“偷”,有何不可!, http://www.100md.com(龙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