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465975
极端素食并不好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素食风潮日盛,素食餐馆也一家接着一家地开,食素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让无数人乐此不疲。在越来越高涨的素食热潮当中,却有太多美丽的谎言。

    吃素真的更健康吗

    “少吃肉多吃菜”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健康建议,可惜凡事无绝对,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有条件的。上世纪中后期,国人开始对健康的话题有兴趣时,翻译欧美的一些理论成了最快的途径。但是对于这些翻译过来的理论和观点,很多人并没有考虑到它们是以欧美人群的膳食结构和状况为基础的。

    所谓“过则减之,亏则盈之”,对以动物类食物为主的欧美人群来说,适当增加植物类食物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中国人而言,我们盘中的肉食仅仅是相对于自己刚刚过去的昨天显得“多”了那么一点而已,在这种情形下,还依然东施效颦地大谈食素,未免有点像井中的那只蛤蟆。

    很多研究机构发现,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更为健康,这是以我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作为参照而言的,换句话说,许多西方营养专家口中所谓的多素少肉其实就是我们国人原本的正常习惯饮食。
, 百拇医药
    素食与减肥无关

    不可否认,这些年生活水平呈一路飞扬的上升态势,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减肥成了继健康之后素食的另一大号召。素食与减肥是否有直接的关系,正反两方众说纷纭。网络上对这个问题有句精彩而搞笑的评论:“牛都是吃草的,但我们有肥牛可吃;狼都是吃肉的,为什么形容某人瘦的时候总说瘦干狼?”

    且不说素食是否真的对减肥有效,单就造成肥胖的众多原因中“营养不均衡”这一条而言,素食减肥的鼓吹者就已经用自己的矛来扎自己的盾了。况且纯素食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并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动物类食物中所含的一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是植物类食物远远不能企及的,用来维护人体神经的重要营养素维生素B12更是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很多素食者都要吃不少水果,一是为了产生饱腹感,二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能转化出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葡萄糖的原料。但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在认为水果更健康的潜意识下经常容易吃得超过正常量,这样一来身体获得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而被认为可以替代动物类食物提供蛋白质的豆类和坚果,其热量更不可小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素食者并不能圆瘦身梦的原因。
, http://www.100md.com
    其实无论怎么吃,保持身材的关键在于让身体摄取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大体相当。对于那些步行一公里就属于高强度运动的都市人来说,即便每天只吃几片面包,也一样会瞪着磅秤上的数字郁闷。

    极端食素:对大自然的背叛

    在动物学中,人类被归于杂食动物。一个杂字,就揭示了我们既不是肉食品种也不是食素类型,而是需要各种食物都来一点。牙齿的构造是了解一个物种被大自然设计成何种饮食结构的最好线索,对着镜子自己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我们牙齿的构造除了大多数适合咀嚼植物性食物的臼齿之外,还有两颗适用于肉食的犬齿。这充分说明,大自然对我们膳食的设计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并辅以少量肉食的塔形饮食结构。刻意地限制肉类食品的摄入,把食素进行极端化,显然是对自然规律的违背,说得再通俗点,那就叫逆天。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一切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的摄入主要是从动物类食物中获取。世界文明无不发源于几大河流域,这固然有近水地区更适合人类社会繁衍与发展的原因,但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人类主要靠采集的手段获取食物的时期,从水中可以获得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从而促进了人类大脑的进化,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我们现在常说多吃鱼能让人聪明,就是这段远古记忆留下的影子。
, http://www.100md.com
    仿荤菜:叶公好龙者的自慰

    其实,现在很多素食的餐厅提供的素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素食,我更习惯称之为仿荤菜。这些餐厅在制作菜品时,往往通过加入过量的油、糖和盐,或者采用多环节的烹饪方法以增加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这样做出的食物非但对健康无益,反而还会破坏食物的营养结构。

    素食对于培养人们平和的生活态度和净化人们的精神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而这些仿荤菜在这方面未免有些玩弄机巧的味道。虽然所用的材料是素的,但无论在视觉还是味觉上都一味地追求与非素食材的接近,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行径,无疑是与素食在心灵领域所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如何吃素

    该吃素还是不该吃素?这个问题无法绝对地做出结论。素食可以提供丰富的纤维素,能够促进消化,并且有益于增强肠胃蠕动帮助身体排毒,对于经常大鱼大肉的现代人,定期吃几天素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临床医学也表明,长期吃素造成的蛋白质不足是引起消化道肿瘤的一个危险因素,而并非许多素食鼓吹者所说的那样,这些肿瘤是因为长期食肉所致。

    因为历史发展的原因,东西方的饮食结构是不一样的,西方是以肉、乳为主搭配必要的谷物,同时以植物类食材为辅助,而东方因为有着漫长而发达的农耕文化,所以饮食结构是以谷物为主,豆类和蔬菜为辅,肉类为点缀,这些不同点不是在一代人身上存在的,而是在一代代的繁衍中渗入了遗传基因中的。

    所以,无论是多吃肉还是多吃素,如果自己一贯形成的饮食结构突然出现太过跳跃性的改变,我们的身体会来不及做出调整来适应,最终的结果就是通过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表现出来。当一段时间内肉类在餐桌上出现得太频繁,或是相对于自身的消耗摄取的热量有些过多时,用素食来调剂一下,不失为健康的选择。而不经过大脑思考,只因一句素食如何如何,就盲目地把自己当做兔子来养,能不能活得比兔子长那还真不好说。, 百拇医药(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