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465979
决胜东北三轮牌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2期
     早在日本败局已定、还未投降之际,国共双方就已经把目光投向东北大地。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个有着完整工业布局的区域,也是全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东北背靠苏联,东邻朝鲜,西接蒙古,南面的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胶东解放区隔海相望,西南与冀热辽解放区毗连。所以,无论双方谁在东北站稳脚跟,在将来争夺全国的斗争中都会极为有利。

    在这种态势下,国共双方想到了同一个人——仍在囚禁中的少帅张学良。

    第一轮牌:张学铭与张学思

    当时,国民政府内让张学良率兵回师东北的呼声很高。蒋介石也明白此举对国民政府来说乃是上上策!如果让张学良出面率旧部——东北军回师东北,东北局势可尽在掌握中。但蒋又担心张学良复出后,会放虎归山,失去控制。正在蒋介石左右为难之际,中共向蒋介石提出了建议,请张学良回东北执掌大局。但中共此举,却让蒋介石疑虑顿生,马上想起西安的枪声。一贯优柔寡断的蒋介石在瞬间就做出了决定,彻底否定了让张学良出山的提议,并为防止意外,将张学良秘密押送台湾。

    虽然张学良回东北的提议遭到了否决,但蒋介石鉴于张氏父子在东北经营多年,影响颇深,还是亮出了张家的一张牌——张学铭。

    张学铭是张家的二公子,张学良的同母兄弟,从政多年,此时年富力强,在东北上层人士中具有较大的影响。蒋介石期望利用张学铭在东北社会的知名度顺利打开接收东北的局面。然而,张学铭却拒绝了蒋介石的任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