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3期
编号:13465803
“最怕没事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3期
     4·20四川芦山7.0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巨灾面前,全国震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路救援的人员、物资迅速流向灾区,显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血肉深情,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突如其来的灾害,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更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尤其是孩子很难从心理的阴影中走出来。

    6岁小雅蓓,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地震时,她光着屁股被外婆从床上抱出门。屋顶上瓦片砸在她的前后左右,到处都是。小雅蓓幸而未被砸中。可是,她从此变得沉默了。与父母通电话时,只知道埋着头哭。饭也吃不下,半碗稀饭就说饱了。每天凌晨四五点就会醒来抱着外婆的腿,嘴里嘟囔着害怕。

    也有些志愿者去做心理抚慰,可是有的并不得法。有的志愿者钻进帐篷,上来就问:“你家有人死了吗?”“你心里难受吗?”这样反而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有一位女孩说:“我们虽然受灾了,但我们不想他们用可怜的眼光来看我们,我们是平等的。”

    香港青少年成长中心赴芦山的志愿者发现受灾后孩子的问题是最怕没事做。他们采取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方法:招聘灾区的儿童做志愿者。对象是8到14岁的孩子。不到1小时就有100多位小小志愿者报名。这些孩子能做什么呢?首先是给外来的志愿者做向导。孩子对当地的情况很熟悉,外来的志愿者是两眼一抹黑。每天这些小向导带着志愿者深入灾民安置点,亲手把文具送给小伙伴。他们说:“别人帮助我们,我们也要自救。”他们再也不是被动等待救助,而自己都没事做了。

    地震救灾,当然需要外来的支援,而且是大量的支援。但是,任何支援,都只能是帮助,而不是代替。灾区人民自己,才是抗震救灾的主体。紧急时期的抢救,灾后的恢复重建,新生活的建设,都离不开灾区人民自己动手。“天助自助者”。在灾害面前,不屈不挠,奋起抗争,激励自己的勇气,增强自己的信心,锤炼自己的才干,磨砺英雄的气概,自强不息,新的幸福生活就是有把握的。所有的支援,归根到底,都是帮助灾区人民自救。

    事实也正是这样。芦山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张艺川,母亲在地震中遇难。她擦干泪水就赶回医院救治伤员。宝兴县明礼乡司法助理员王羡,是湖北黄冈人,地震后他忙着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顾不上和家人联系,以至于他哥哥在电视上发出了寻人启事。陈老幺面店的3个妇女拿出热面、腌蛋免费送给救援者。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芦山小学4年级的小学生杨皓博,父亲是环卫工人,他就天天跟着父亲做小志愿者一起清理垃圾。6岁的小雅蓓也有自己的事情,和邻居5岁的伙伴姜行一起在帐篷里玩游戏,“过家家”、“藏猫猫”,孩子也不时露出了笑容。

    中国梦是中国人自己的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自力更生的中国精神。任何时候都要爱护、尊重、弘扬这种精神。, 百拇医药(余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