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5期
编号:13465650
孟小冬情归杜月笙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5期
     1948年末,平津战役爆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战事,整个京城人心惶惶。

    此时的北平,几乎成了围城。孟小冬只是一个唱戏的女子,虽然贵为“冬皇”,但她的一生几乎都在唱戏,对于政治这些东西并不敏感。到了这样危机四伏的时刻,孑然一身的孟小冬就显得六神无主。

    孟小冬不能分清政治和时局的利弊,但是作为上海滩青帮老大的杜月笙,却能在这些战事之间推敲出伯仲来。

    正当孟小冬六神无主之时,她突然收到了姚玉兰(杜月笙侧室,孟小冬孩提时的玩伴)从上海寄来的挂号信。信上除了一些寒暄之类的话,主要就是要孟小冬火速到上海暂居以躲避战火。可以想象,在那样时局动荡的岁月,孤苦无依的孟小冬收到这样一封信,正如雪中送炭,是多么的温暖。

    姚玉兰以姐妹之情写信邀孟小冬正是受杜月笙之托。如今华北战事告急,姚玉兰也就抛下了心里的芥蒂亲自邀请孟小冬。见姐妹已经放下心结,孟小冬便应允了赴上海之事。

    孟小冬愿意离开北平来上海, 杜月笙欣喜若狂,一方面是能够保障她的安全,另一方面是终于能见到他日夜牵肠挂肚的情人。为此,杜月笙动用了很大的财力,专门租了一架飞机接孟小冬到上海。此时的杜月笙已经被病痛折磨得身体消瘦,孟小冬抵达上海时,杜月笙仍然带病到机场接孟小冬。孟小冬本来就是一个感情极为细腻敏感的女子, 一个男子默默守护自己十几年,真爱至此,已全然被感动。在八年全面抗战的年代,他的爱国忠义之举早已感动了孟小冬。最关键的是,不管何情何景,杜月笙对孟小冬始终是不离不弃,照顾有加。

    到了上海,孟小冬和杜月笙、姚玉兰住在了一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