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5期
编号:13465667
黄金保值是种迷信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5期
     自2000年以来,黄金市场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繁荣时期。这使得许多人形成了一种“黄金必然保值”的看法,最近的几场黄金大跌也未能扭转人们的印象。许多中国人更是把最近黄金大跌视作抄底的好时机,纷纷入市购买金饰、金条,以致传出“中国大妈花1000亿元扫300吨黄金,震惊华尔街”的消息。这或许言过其实,但中国人当前对黄金的偏爱却丝毫不假。然而,这种偏爱只是一种虚妄的迷信。

    金本位并不可靠

    自古以来,人们迷恋黄金有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世界各地都将黄金作为硬通货。为什么?因为长期以来,黄金的价值都比较稳定,适宜作为一般等价物,而且稀有、贵重、相对安全且便于携带和交换。这是黄金具有价值的天然原因。

    相对于纸币,黄金的特别优势之处在于,“政府不可能印刷黄金”。许多金本位的倡议者相信,这一句话揭示了黄金相比起纸币更符合货币的本质。因为只要政府不顾信誉,随意滥发纸币,人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可能成为废纸。黄金则不同,它不仅可以保值,还可以全世界通用,是一种“终极财富”。

    但如今已是信用货币时代,要让黄金成为真正的财富,就必须实行“金本位”制度,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对应黄金的储备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