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15期
编号:13465686
旧中国真的“一穷二白”吗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15期
     教科书不忘“洋火洋钉”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教科书,在论及新中国工业起步时,总是不忘提及“一穷二白”、“洋火洋钉”。

    比如,人教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6年级上册说: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些物品的名称前面都加了个“洋”字。

    高中历史教材又对当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初读起来,先辈们筚路蓝缕建设祖国的精神令人异常感动。不会有太多人意识到,现行教材存在着问题——在新中国工业起步之前,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

    其实不然。

    旧中国飞机大炮都能造

    1879年,广东佛山就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1920年11月,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1930年时年产销量已占全国的22%。1934年,他又兼并了长江沿岸7家火柴厂,成立了大中华火柴公司,资本激增至365万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1 字符